<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十日的詩詞(3006首)

    841 《次韻十五日菊》 宋·丁寶臣

    秋香多日閟英華,霜脫離離抱砌斜。
    趁節不隨時俗眼,近冬真是歲寒花。
    摛辭舊入騷人筆,載酒誰尋醉令家。
    曾讀南華齊物論,均無遲速可驚嗟。

    842 《次韻十五日菊》 宋·丁寶臣

    寒芳開晚獨堪嘉,開日仍逢小雨斜。
    秋盡亭臺凋木葉,月圓節伴蓂花。
    幽香不入登高會,清賞終存好事家。
    黃蕊綠莖如舊歲,人心徒有后時嗟。

    843 《歲在鍛丑年始七十年正旦日書事》 宋·富弼

    親賓何用舉椒觸,已覺閑中歲月長。
    不學香山醉歌舞,只將吟嘯敵流光。

    844 《歲在鍛丑年始七十年正旦日書事》 宋·富弼

    生圣明明許從心,山川風月恣游尋。
    此中若更論規矩,籍外閑人不易禁。

    845 《歲在鍛丑年始七十年正旦日書事》 宋·富弼

    今年始是氣骸年,我向年前已掛冠。
    都為君王斷久疾,肯教先去養衰殘。

    846 《十月二十四日早始見雪登白云臺閑望亂道走書》 宋·富弼

    氣候隨時應,初寒雪已盈。
    乾坤一色白,山水云重清。
    是處人煙合,無窮鳥雀驚。
    忻然不成下,連把玉罍傾。

    847 《歲在癸丑年始七十年正旦日書事》 宋·富弼

    人生七十古來稀,今日愚年已及期。
    從此光陰猶不測,只應天道始相知。

    848 《庚辛二月二十二日宿齋省中》 宋·卷剛中

    齋所深嚴客過難,逼人書債未須還。
    檐遮暖日桃夭瘦,鳥踏風枝竹影閑。
    細細乳花新茗碗,霏霏香霧小爐山。
    滿庭斜日無公吏,祗似東陽田舍間。

    849 《九月十二日侍祠明堂口占》 宋·卷剛中

    明廷百辟奉君王,祀事嚴稱肅建章。
    天拱星辰陪日表,風回燈燭避龍光。
    侍祠官拜聞鳴玉,導駕班回散寶香。
    宣室受釐誰入對,為時陳論莫荒唐。

    850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 宋·李長庚

    春風今日扇微和,觸目江山發興多。
    如畫幽巖無十里,輕衫短帽得婆娑。

    851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 宋·李長庚

    偶尋三逕到陽華,碧玉珍瓏真可家。
    追想舊游如夢寐,摩挲石刻但咨嗟。

    852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 宋·李長庚

    巖下留連且盡歡,不知紅日半銜山。
    歸時林壑風煙暝,賴有昏雅相伴還。

    853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 宋·李長庚

    我老思為漫浪翁,暫來卻恨去匆匆。
    山頭日色赤如血,照映川原草木紅。

    854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 宋·李長庚

    我識陽華六十年,當時面目故依然。
    清泉白石都無恙,華發蒼顏只自憐。

    855 《長庚紹興十九年七月十九日嘗游陽華后十有二》 宋·李長庚

    陽華近七里,不到余十年。
    乃知聲名鎖,能障山水緣。
    今日與鄰曲,勝游追斜川。
    瘦藤穿犖確,一葉弄潺湲。

    856 《紹熙甲寅五月十七日從令尹張濟之早飯獅子巖》 宋·李長庚

    朝游獅子晚陽華,玩水看山樂可涯。
    野鶴沙鷗慣看客,一雙對立流頭沙。

    857 《紹熙甲寅五月十七日從令尹張濟之早飯獅子巖》 宋·李長庚

    到此令人憶漫郎,筆端妙語發天藏。
    泉聲潄玉生秋思,不減湖中五月涼。

    858 《紹熙甲寅五月十七日從令尹張濟之早飯獅子巖》 宋·李長庚

    雨余山色媚晴暉,無呈孤云自在飛。
    坐到黃昏尤不惡,載將明月滿船歸。

    859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 宋·李識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趙郡李識登解城,瑯琊王衢命聯句詩,一章凡六十四句,請題於是:詩見本書魏野一○

    860 《十五日同登大慈寺樓得遠字》 宋·李薰

    重樓得云氣深隱,戶牖誰能發關鍵。
    樓下輪蹄渙散馳,行人一顧不容返。
    好游獨是我輩閑,褰衣直上相推挽。
    層軒危檻倚欲遍,更假胡床同息偃。

    * 關于十日的詩詞 描寫十日的詩詞 帶有十日的詩詞 包含十日的古詩詞(30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