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種十年計,苓培千歲根。三生疑宿植,九殞志酬恩。遠送竟須別,百懷難具論。任安窮自分,義不辱公門。
雪棹殷勤泛剡溪,吟香為拂案頭埃。老軀久已乞骸去,瘦骨應難入畫來。但愿東皇憐病瘦,早從西華覓云臺。當年自是渠無分,明主何曾棄不才。
抱琴來會錦沙溪,音響能清一世埃。不學晉人反招隱,頗知陶令欲歸來。羨君雪里騎驢興,哀我年前戲馬臺。留取老翁看云月,乾坤撐拓賴奇才。
千頃山高六十里,上有寒潭清且泚。神龍久向此中蟠,作霖肯為蒼生起。群魚從之時浮枕,噞喁光彩歲月深。自然形質異凡鬣,或如美玉或如金。
清時屏臣奸,琴瑟大更化。四佞斥昕朝,一札頒丙夜。明庭集孔鸞,清廟薦瓊斚。堂堂西山孫,藉藉少室價。
陽華近七里,不到余十年。乃知聲名鎖,能障山水緣。今日與鄰曲,勝游追斜川。瘦藤穿犖確,一葉弄潺湲。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趙郡李識登解城,瑯琊王衢命聯句詩,一章凡六十四句,請題於是:詩見本書魏野一○
天地蕃庶草,美惡極蕕薰。古來誰覽察,離騷清楚氛。著作大雅姿,書傳挾香蕓。蠹簡不煩碎,豕牙貴能豶。
小醉初醒日半昏,森森赤棒繞籬門。慨然投袂無難色,不識從來獄吏尊。
少年把筆便班揚,咳唾珠璣落四方。歲晚寒窗渾忘卻,瓦爐香細雨聲長。
際野塵埃撲面來,萬人蟻聚撥難開。手中杓柄長多少,蟄盡饑腸十日雷。
交廣歸來里巷迎,破囊又比去時輕。何須更酌廉泉水,夫子胸中萬斛清。
殿前拜疏閱群公,獻替從違各異同。陛楯諸郎自相語,白頭祭酒最由衷。
出祖津頭六館空,帽檐齊側掛帆風。吳興盛事人能數,直自胡公到芮公。
聞人有善己伸眉,倒廩傾囷更不疑。菶菶萋萋竟何許,卷阿空老鳳皇枝。
胸懷北海與南溟,卻要涓涓一勺清。相對蹴然如重客,無人信道是門生。
璧水經年奉宴居,天和襲物自舒徐。憑誰寄謝朱公掞,才向春風坐月余。
先生墓木綠成圍,弟子摧頹晝掩扉。大雪繁霜心已死,有時清夢尚摳衣。
詩見本書魏野一○。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趙郡李識登解城,瑯琊王衢命聯句詩,一章凡六十四句,請題於是。
長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閩邦遠更延。忠孝有聲天地老,古今無數子孫賢。故家喬木盤根大,新出猗蘭奕葉鮮。上下相承同紀載,三千年所萬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