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十家香的詩詞(797首)
662
《贈別楊元素》 明·李維楨
才情奕奕少年場,家在河南舊帝鄉。
綠樹三山通御苑,青樓十里帶橫塘。
銀光紙養芙容粉,金縷衣薰豆蔻香。
羨爾紅顏生羽翼,仙人曾授枕中方。
663
《福源精舍》 明·李延興
京城六月日如火,風軒散發執書坐。
頓嫌城市多煩囂,欲買田廬何處可。
素幾茶甌吹碧香,有客敲扉偶相過。
為言越中好山水,厥土膏腴不偏頗。
664
《贈梁五兄》 明·陸之裘
太常畫品稱絕俗,海外皆傳夏公竹。
房櫳有女十五人,蘭佩云鬟總如玉。
夫人賢德婦中英,伯夏乃是夫人生。
尚寶當年閱諸女,獨指伯夏勞經營。
665
《送吳知府之官雷州》 明·蒲庵禪師
雷州太守東吳客,儒術傳家尚清白。
金花束帶紅錦袍,玉骨巉巉眼雙碧。
讀書昔在苕溪陽,十年不出芙蓉莊。
娛親堂上宴春色,銀絲作鲙冰雪香。
666
《邯鄲詞》 明·沈一貫
妾家在趙十二逵,夫婿游燕忽若遺。
狂如楊柳飛春絮,拙比班鳩守故枝。
兒時只念嫁人好,嫁得春風還自老。
春風飛揚大道旁,不惜高樓繡紋巧。
絳脂無力淚長流,白蠟能干香暗收。
鳴鳩殷勤相對語,知誰喚晴誰喚雨。
667
《再次衍公約看杏花》 明·童冀
我生獨后邵康節,白首黃塵走阡陌。
興來猶作山水游,不減當年謝康樂。
歸來讀書茅屋底,不悟庭中雨漂麥。
往年為客上湘水,萬里不異僧行腳。
668
《吳姬留客行》 明·王紱
吳姬年少才十六,能抱琵琶唱新曲。
愁連山黛鎖青蛾,汗透霞綃濕香玉。
問郎今去宿誰家,郎須聽妾彈琵琶。
吳城有酒不肯住,巴姬未必顏如花。
669
《李少卿宅薔薇》 明·王韋
柔香弱蔓不勝寒,十二圍屏錦繡攢。
秦殿曉妝俱窈窕,習家春事未闌珊。
憐將清奏愁中聽,競折高枝醉后看。
好待詩成酬勝賞,東風休遣露華干。
670
《丁孝子詩》 明·烏斯道
丁鶴年,精誠之心上達九天。
丁鶴年,精誠之心下達九泉。
先翁曾長武昌縣,死葬山中厄兵變。
山中父老懷甘棠,修筑堂封自相勸。
671
《客懷奉柬玉山》 明·熊夢祥
我昔離家七月強,只今十月隕清霜。
可慚濁酒黃花興,應悔青鐙白發長。
翠褒天寒修竹暗,綺窗日暖唾茸香。
夜長枕上揚州夢,江北江南是故鄉。
672
《題林周民山礬圖》 明·許伯旅
山礬入畫古所少,我昔見之倪贊家。
問君何處得此本,水屋十月來春花。
東風著樹香滿雪,長須滴露金粟結。
一枝獨立霜霰余,已覺江梅是同列。
675
《春寒曲》 明·張泰
秋千索上顛風生,儂家小院寒輕輕。
柳眼低徊曉凝碧,花顏欲破春無情。
半卷朱簾羅袖薄,芳塵妒繡窗間落。
安得巫山十二屏,飛入瑤臺護香幕。
679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680
《監試呈諸試官》 宋·蘇軾
我本山中人,寒苦盜寸廩。
文辭雖少作,勉強非天廩。
既得旋廢忘,懶惰今十稔。
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飲。
* 關于十家香的詩詞 描寫十家香的詩詞 帶有十家香的詩詞 包含十家香的古詩詞(7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