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十四的詩詞(3048首)

    861 《梅花 十四》 元·王冕

    面墨已無情,豈但心如夷?昨宵疏影橫,空山半窗月。

    862 《漫興 十四》 元·王冕

    深秋天氣好,且喜病魔消。
    對客論三史,令人愧六朝。
    山河空板蕩,民物競蕭條。
    白首思無策,甘心學野樵。

    863 《紅梅 十四》 元·王冕

    羅浮仙子醉春風,玉骨冰肌暈淺紅。
    一味清香消不盡,幾回飛夢錦云中。

    864 《山中雜興 十四》 元·王冕

    溝塍通謝墅,禹穴近龍宮。
    兩水沿平地,諸山在下風。
    煙霞時出沒,日月互西東。
    閑看桃源記,吾將此意同。

    865 《正月二十四日夜雪》 宋·司馬光

    疊瓦浮輕雪,參差粉畫難。
    苦欺初變柳,故壓未生蘭。
    夜色微分白,春容不受寒。
    即為花卉奪,猶得暫從看。

    866 《西臺詩二十四韻》 宋·司馬光

    翰苑昔陪侍,天光辱顧瞻。
    寵雖承渙汗,功不立毫織。
    山鹿纓頻頓,鉛刀礪不铦。
    拭花眸子缺,撚雪頷髭添。

    867 十四日小園置茶招宗圣應之皆辭以醉為詩贈之》 宋·司馬光

    草樹弄春暉,家家倒載歸。
    誰憐獨醒客,日暝掩雙扉。

    868 《自岐江山行至平陸驛五言二十四韻》 宋·歐陽修

    岐江望平陸,百里千余嶺。
    蕭條斷煙火,莽蒼無人境。
    峰巒互前後,南北失壬丙。
    天秋云愈高,木落歲方冷。

    869 《金雞五言十四韻》 宋·歐陽修

    蠻荊鮮人秀,厥美為物怪。
    禽鳥得之多,山雞稟其粹。
    眾彩爛成文,真色不可繪。
    仙衣霓紛披,女錦花綷縩。

    870 《八月十四夜月》 宋·范仲淹

    光華豈不盛,賞宴尚遲遲。
    天意將圓夜,人心待滿時。
    已知千里共,猶訝一分虧。
    來夕如澄霽,清風不負期。

    871 《鴛鴦湖棹歌 之十四》 清·朱彝尊

    堤外湖光堤內池,露荷珠綴夜涼時。
    阿誰月底修蕭譜,更按《東堂》舊日詞。

    872 《鴛鴦湖棹歌 之九十四》 清·朱彝尊

    石尤風急駐蘇灣,逢著鄰船販橘還。
    只道夜過平望驛,不知朝發洞庭山。

    873 《鴛鴦湖棹歌 之五十四》 清·朱彝尊

    芳草城隅綠映衫,鳳池坊北好抽帆。
    徐恬舊宅芹泥暖,雨過斜陽燕子銜。

    874 《鴛鴦湖棹歌 之三十四》 清·朱彝尊

    木犀花落搗成泥,霜后新橙配作齏。
    猶恐夜深妨酒渴,教添玉乳御兒梨。

    875 《鴛鴦湖棹歌 之八十四》 清·朱彝尊

    仲圭舊里足淹徊,曲徑橫橋一水隈。
    小?春風認酹酒,佛香長和墓門梅。

    876 《依韻和三月十四日清明在席呈》 宋·梅堯臣

    太守風流甚,吟牋寫蜀麻。
    尋春何處客,映柳阿誰家。
    蠟炬傳新火,朱欄發舊花。
    月光將欲滿,特地炤鉛華。

    877 《次韻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歸》 宋·梅堯臣

    子猷多興憐飛雪,向晚歸時又見飄。
    拂馬隨人如著莫,舞空吹面亦勝消。
    閉門我作袁安睡,呵筆君為謝客謠。
    記取明朝朝謁去,毳裘重戴冷寥寥。

    878 《和永叔桐花十四韻》 宋·梅堯臣

    湛湛碧井水,其上有梧桐。
    春隨井氣生,白花飛蒙蒙。
    曉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結實待瑞羽,歲晚半枯空。

    879 《二月十四夜霜》 宋·梅堯臣

    欣欣東園杏,忽值春飛霜。
    粲然彼繁英,萎若出沸湯。
    既能與之榮,而復使之傷。
    向來肅殺時,已共百卉黃。
    今同草吐心,不似草心長。
    天理固難測,誰要必其常。

    880 《九月二十四日大風》 宋·梅堯臣

    秋飚無蹤跡,空中聲奔馳。
    枯桑因已驗,老病仍先知。
    驚沙入陂隙,危葉墮綠枝。
    幽懷聒不寐,山岳將恐移。

    * 關于十四的詩詞 描寫十四的詩詞 帶有十四的詩詞 包含十四的古詩詞(30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