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十六語的詩詞(498首)

    241 《和王安撫六言十首》 宋·項安世

    堆案牛腰萬軸,消磨不盡詩情。
    定應是我輩語,擲地當作金聲。

    242 《六月雨十一首》 宋·許月卿

    雙星今夜話綢繆,頗語人間一夜秋。
    萬事悠悠何預我,四方蹙蹙屬之疇。
    萬家旁置傷心地,四水宗朝極目洲。
    坐看白云棲斷處,支郎酒老臘前篘。

    243 《賤和一諸友有祝頌語以五十六字謝之》 宋·陳文蔚

    庸庸不作世間奇,空負生成造化機。
    歲月漫驚多發積,功程殊未進毫微。
    不貪腰下懸金印,且自尊前戲彩衣。
    多謝諸君借輝潤,一朝盈篋盡珠璣。

    244 《朱使君家諸郎將別十一韻》 宋·戴表元

    東南典藩材,朱戶賢第一。
    天生好兒郎,玉筍森六七。
    俱能弄文翰,那教逾戶室。
    伯也秀英英,珊瑚映初日。

    245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乾峰錦包特石,云門鐵裹泥團。
    筑著磕著,言端語端。
    不是任公子,徒勞話釣竿。

    246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巴陵三轉語,鈍置老僧門。
    靈山無半句,報盡破庵恩。

    247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趙州禪,口皮邊。
    墻外底,透長安。
    {上祝下土}著磕著,言端語端。
    不是釣鰲手,徒勞把釣竿。

    248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
    若人解實相,於中無虛誑。
    說與不說同,是師名最上。

    249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黃龍此語蓋天地,從來縝密不通風。
    后昆隨例承其響,總道貓兒解捉蟲。

    250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今朝五月五,天降沛然雨。
    艾人與門神,聚頭相耳語。
    雪竇禪師來,一口吞佛祖。

    251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善法堂前瑞氣新,天書來自九重城。
    唯憑一句無私語,上祝吾皇億萬春。

    252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文遠在驢糞中過夏,面赤不如語直。
    趙州貧他小利,贏得個糊餅。
    檢點將來,也是普州人送賊。
    鵝王擇乳,素非鴨類。

    253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福城東有大長者,居福城東海嶼上。
    於不思議塵劫中,承事供養無數佛。
    善哉長者世希有,如優曇華時一現。
    發啟廣大真實心,創無佛處阿蘭若。

    254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庭前柏樹子,今日重新舉。
    打破趙州關,特地尋言語。

    255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這僧問趙州,趙州答趙州。
    得人一馬,還人一牛。
    人平不語,水平不流。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好休。

    256 《元日自警》 宋·孫應時

    王春肇嘉氣,天命未敢知。
    四十六年非,今日正一之。
    昭昭汝初心,敬戒以自持。
    神明監屋漏,此語不可欺。

    257 《何司業和屋字詩見詒次韻奉酬》 宋·喻良能

    亦好園林富松竹,愛山堂上書連屋。
    恨無妙語為題品,空對奇峰有十六。
    先生佳句落泉石,杜詩韓筆端能續。
    有如妙響發朱弦,恰似清音動寒玉。
    須知小圃辱提撕,何異寒門被收錄。
    從今草木有光輝,盎盎春溫入鄒谷。

    258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259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260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 關于十六語的詩詞 描寫十六語的詩詞 帶有十六語的詩詞 包含十六語的古詩詞(4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