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十五竿的詩詞(96首)

    81 《豆踠行》 明·李夢陽

    昨當大風吹雪過,湖船無數冰打破。
    冰驤峞山岳立,行人駭觀淚交墮。
    景泰年間一丈雪,父老見之無此禍。
    鄱陽十日路斷截,廬山百姓啼寒餓。

    82 《別衛山齋》 宋·陳深

    何處桃花源,超然欲高舉。
    永懷塵外游,遐契煙中侶。
    時從清夜闌,默探元化祖。
    尋幽得佳勝,將期結茅宇。

    83 《楊教師槍歌》 明·唐順之

    老楊自是關東客,短衣長軀棗紅面。
    千里隨身丈八矛,到處尋人斗輕健。
    謂余儒生頗好武,一揖滾滾發雄辯。
    坐驚平地起波濤,蠕蠕龍蛇手中現。

    84 《隱耕秋色為陳孟言賦》 明·邵永寧

    香稻收花穗已齊,幽棲渾似瀼東西。
    萬竿修竹千叢菊,十角黃牛五母雞。
    婦起炊麋朝出馌,客來留榻夜分題。
    橙黃蟹紫新醅熟,日日何妨醉似泥。

    85 《送丁卿季吏部赴召》 宋·楊萬里

    吾州史君五十年,不曾召節來日邊。
    老夫送人作太守,不曾送人上九天。
    玉皇去年選丁寬,遣求螺浦蘇煢鱞。
    玉皇今年喚渠還,州民遮道不得前。

    86 《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感》 宋·司馬光

    白鵠出江渚,刷羽何鮮新。
    志凌青霞端,欲飲天漢津。
    清飚未我與,陂澤聊逡巡。
    偶為虞羅獲,遠趣無由伸。

    87 《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書詩為示次韻》 宋·蘇轍

    勉強冠裳四十余,同官早幾亦山居。
    朝來過我三竿日,袖有幽僧數紙書。
    家信一廛何計反,官供五斗未應無。
    聞渠秋后來相訪,脫粟藜羹只自如。

    88 《望洞庭》 元·楊維楨

    瓊田三萬六千頃,七十二朵青蓮開。
    道人鐵精持在手,嘯引紫鳳朝蓬萊。
    龍子臥抱明月胎,須臾化作桃花腮。
    嗟爾云槎子,何處忽飛來?蓬萊之淺今幾尺?黃河之清今幾回?云槎子,云是江上來。

    89 《送傅子正宣義》 宋·陳師道

    漸漸烏竿五兩輕,一帆秋色下江濱。
    請纓北闕非無意,捧檄南州且為親。
    神驥解韁天上足,風鵬搖翮日邊身。
    歸途瞇眼塵沙惡,想夢西湖十里春。

    90 《和金沙蔣文海韻》 宋·仇遠

    海翁古徵士,接武諸公后。
    聞名三十年,傾蓋即如舊。
    示我伐木章,無能出其右。
    籊籊秋竹竿,坐睨蒲質朽。
    試問五兩綸,何如一杯酒。

    91 《憫劉家竹》 宋·陳藻

    陳生將五十,無地堪栽竹。
    丈人門逕深,兩面千竿綠。
    營營不好事,終日眉峰蹙。
    二氣豈相宜,此君覺塵俗。
    瑯玕訴失所,愿作陶家菊。
    賴有徐卿兒,往往知忘肉。

    92 《三山磯答漁父歌》 宋·項安世

    我行如轆轤,西上復東下。
    觸熱泝江船,迎霜歸越舍。
    齊山至禹穴,百六十長亭。
    江頭磯上叟,嗤我太營營。

    93 《由竹溪至梅蹊書贈莫云樵》 明·張羽

    出門懷清曠,入舟苦炎熾。
    皇天從人欲,飛雨颯然至。
    風吹波上寒,凄其感秋氣。
    暝投山僧眠,復得清凈地。

    94 《歲盡即事三首》 宋·方回

    七里灘西更上灘,十年生事一漁竿。
    故人共駭霜毛短,俗子猶嫌鐵面寒。
    雪屋五更天地獨,梅詩一句古今難。
    虛名浪得真何用,空使先生刻肺肝。

    95 《黃筌畫金盆鴿孟蜀屏風者也一首》 宋·蘇籀

    孟氏觀闕嘗鮮新,虯虯栱桷翔青冥。
    可憐當年百事足,鬼眼未遽窺高明。
    鋪首倉瑯百樓聳,寶簾珠帶關銀屏。
    風臺露榭敞錦纈,朝朝暮暮吹竽笙。

    96 《和鄭侍郎贈晁倅》 宋·王洋

    昭德文公百孫子,存者風流今尚幾。
    封胡羯末定可人,往往高吟笑侯喜。
    自期不爭世俗書,肯學持竿釣溫水。
    江國蕭條一郡丞,萬事得君無不理。

    * 關于十五竿的詩詞 描寫十五竿的詩詞 帶有十五竿的詩詞 包含十五竿的古詩詞(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