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秉朱干,右揮玉戚。以象武綴,以明皇德。天子榮養,群臣述職。四夷骨附,罔不承武。
長光居尊,盛容有燈。文王事親,萬國歸美。朝會之則,邦家之紀。受福于天,克昭隆禮。
湛湛零露,晞于載陽。我有旨酒,群臣樂康。毀飲以德,亦圖爾良。永言修輔,用協天常。
堯母之圣,放勛為子。同心協謀,柔遠能邇。以德康俗,以文興治。斯焉象功,罔不昭濟。
浪漫東西不自期,此公猶有鬼神知。江閩易地誰為崇,晴雨在天皆及時。年熟且從犀首飲,宦情聊付虎頭癡。舉杯試問樵溪月,今世寧須我輩為。
城里喧呼子不貧,乃能從我就僧談。平明且喜風收潤,仰視只愁云向南。靖節使年慚過二,斜川推日在前三。吾生大似僧行腳,好問真空覓住庵。
嗟君七歲知念母,憐君壯大心愈苦。羨君臨老得相逢,喜極無言淚如雨。不羨白衣作三公,不愛白日升青天。愛君五十著彩服,兒啼卻得償當年。
入玉門關到酒泉,昔人想望若登天。豈知萬里西征客,歸臥家山三十年。
買地不占龜,心知百世宜。西鄰梅福隱,南望項王祠。庵小偷僧樣,陂長按古規。保家無異法,一念勿萌欺。
驚塵急雪滿貂裘,淚灑東風別宛丘。又向邯鄲枕中見,卻來云夢澤南州。暌離動作三年計,牽挽當為十日留。早晚青山映黃發,相看萬事一時休。
志學今經六十年,招提仍對舊山川。令威化鶴重來日,頂似初顏雪被肩。
死卻王褒五百春,資中不見有詞臣。今朝忽遇登龍客,喜殺西郊謝逸人。
我與李侯初不熟,但聞弦歌政聲速。永川雞犬數山外,迄今語言猶可錄。向來官舍卜清疏,把酒橫琴僅容足。眼前可無起予者,故作斜川著行錄。
綠遶青圍古會稽,城東河上古招提。巳公茅屋曾游處,渭北山人半醉題。暫憩不妨停畫楫,幽尋還得杖青藜。舊人死盡惟殘屋,竹密云深步步迷。
求田問舍向吳津,欲著衰殘老病身。未拜君恩賜剡曲,歸來且醉監湖春。
人生有酒,得閑處、便合開懷隨意。況對壽、龜仙鶴舞,猶直壺天一醉。蠶麥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樽前回首,去年四月十二。
眼看過半百,早晚掃巖扉。白首誰能住,青山自不歸。百千萬劫障,四十九年非。會擬抽身去,當風斗擻衣。
百千萬劫菩提種,八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將何報答佛恩深。慈悲不瞬諸天眼,清凈無塵幾地心。每歲八關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
古文觀止動物
浮生四十九俱非,樓上行藏與愿違。縱有百年今過半,別無三策但當歸。定中久已安心竟,飽外何須食肉飛。若使一丘并一壑,還鄉曲調盡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