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十二子的詩詞(379首)

    221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 宋·蘇軾

    岐陽九月天微雪,已作蕭條歲暮心。
    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無事屋廬深。
    愁腸別后能消酒,白發秋來已上簪。
    近買貂裘堪出塞,忽思乘傳問西琛。

    222 《二月十日留子西材翁二弟晚酌》 宋·楊萬里

    丁流迷沉一小炷,聚作香云散香霧。
    清尊相屬對花前,政是一年春好處。
    海棠初試川樣妝,垂絲新出濯錦江。
    杏花欲落桃李折,牡丹未折已國香。

    223 《正月二十八日峽外見鷰子二首》 宋·楊萬里

    社日今年定幾時,元霄過了鷰先歸。
    一雙貼水嬌無奈,不肯平飛故仄飛。

    224 《二十七日邀子駿堯夫賞西街諸花》 宋·司馬光

    今年節物非常晚,春盡西街花尚多。
    試問二三真率友,小車籃異肯重過。

    225 《春帖子詞二十首·二溫成皇后合四首》 宋·歐陽修

    璅窗珠戶暖生煙,不覺新春換故年。
    眾卉爭妍競寺態,卻尋遺跡獨依然。

    226 《戊子正月二十六日夜夢》 宋·梅堯臣

    自我再婚來,二年不入夢。
    昨宵見顏色,中夕生悲痛。
    暗燈露微明,寂寂照梁棟。
    無端打窗雪,更被狂風送。

    227 《聞無愧夜會二三君子戲呈二十八字》 宋·強至

    燭邊醉臉擬融酥,盞畔歌喉欲貫珠。
    應念東家多病叟,靜披寬褐擁紅爐。

    228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過宇文氏莊觀海棠二絕》 宋·李流謙

    漸老花羞人不羞,枉因風雨結春愁。
    意行忽欲江東去,錦帳三分半未收。

    229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過宇文氏莊觀海棠二絕》 宋·李流謙

    長橋納納裊東風,倒射斜陽千丈紅。
    晚色自佳人不見,青山翠霧碧波中。

    230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隋代·佚名

    于皇帝德,乃圣乃神。
    本支百世,立受惟親。
    敬共冠事,以明人倫。
    承天右序,休命用申。

    231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隋代·佚名

    有來振振,月重輪兮。
    瑜玉在佩,綦組明兮。
    左徽在羽,德結旌兮。
    步中采齊,矩彟循兮。

    232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隋代·佚名

    我有嘉福,直大以方。
    亦既至止,厥德用光。
    冠而字之,厥義孔彰。
    表裹純備,黃耇無疆。

    233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隋代·佚名

    茲惟阼階,厥閏有在。
    歷階而升,敬謹將冠。
    經訓昭昭,邦閏粲粲。
    正纚寶筵,壽考示艾。

    234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隋代·佚名

    有寶在筵,有尊在戶。
    聲管將將,醮禮明舉。
    跪觚祝辭,以永燕譽。
    寶祚成年,磐石蛩固。

    235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隋代·佚名

    復多筆祥,震維縹德。
    乃共皮弁,其秋不忒。
    家正色齊,維民之則。
    璇霄眷佑,國壽箕翼。

    236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隋代·佚名

    冠醮之平,匪酬匪酌。
    于戶之西,敬其以恪。
    金石相宣,冠醮相錯。
    帝祉之受,施及家國。

    237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隋代·佚名

    善頌善禱,三加彌尊。
    爵弁峨峨,介珪溫溫。
    陽德方長,成德克存。
    燕及君親,厥祉孔蕃。

    238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隋代·佚名

    席于寶階,禮平以興。
    受爵執爵,多福以膺。
    匪惟服加,德加愈升。
    匪惟德加,壽加愈增。

    239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隋代·佚名

    命服煌煌,跬步中度。
    慶輯皇闈,化行海宇。
    禮具樂成,惕若開懼。
    福璐厥躬,有秩斯祜。

    240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隋代·佚名

    皇王不哉,令聞不已。
    燕翼有謀,冠醚有禮。
    百僚在庭,遹相厥事。
    頌聲所同,嘉受帝祉。

    * 關于十二子的詩詞 描寫十二子的詩詞 帶有十二子的詩詞 包含十二子的古詩詞(3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