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逢佳節獨登樓,一醉樽前擬并酬。昨日黃華今更好,此宵明月勝中秋。
豈無四海老兄弟,恐墮春風年少名。晴檐甫見天目面,夜雨共傳笙筑聲。淋漓素壁江國在,參錯拂衣花鳥驚。汝亦群龍護持一,此中七字有堅城。
阿母今朝,飛下瓊樓金闕。先教玉女,為傳言細說。蟠桃手種,尚記此春時節。三千春後,開花初結。
江左承南渡,當陽控上流。平時稱用武,今日更防秋。六代規摹古,三江險厄周。高憑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中年偶逐鴛鸞侶,弱歲多從糜鹿群。紫閣道流今不見,紅樓禪客早曾聞。松齋月朗星初散,苔砌霜繁夜欲分。一覽彩箋佳句滿,何人更詠惠休文。
獨聽空階雨,方知秋事悲。寂寥旬假日,蕭颯夜長時。別念紛紛起,寒更故故遲。情人如不醉,定是兩相思。
衡門寂寂逢迎少,不見仙郎向五旬。莫問龍山前日事,菊花開卻為閑人。
至人猶神龍,變化不可測。隆然七尺軀,印此一片石。我行半江海,空飛杳無跡。
蘆洲一點明,知有漁人泊。江溟杳不分,誰方在高閣。是時孤雁去,應認光中落。
鵲巢流慶嗣如參,鶴發人間仰達尊。經眼盡知三世事,含飴已看幾重孫。承顏捧詔疏封邑,扇枕溫床不倚門。取數西方無量佛,滿堂氛馥貝多翻。
山頭百畝宮,庭下千年樹。在昔甘露霏,嘗疑神物護。陰連殿閣寒,聲撼雷霆怒。瞻影衛公堂,英魂想來去。
涼生玉宇來風細,日永金徒報漏稀。皎潔冰壺清水殿,三千爭捧赭黃衣。
微風池沼輕澌漾,旭日樓臺瑞藹浮。四海懽聲歌帝澤,萬家春色滿皇州。
岳頂見天池,神異安可度。勿謂無波濤,云雷有時惡。乘此澄清間,吾纓可以濯。
山光肅肅凈杉松,草草提攜里曲同。不是休官住林下,無緣問菊到籬東。世途險近閒為福,鄉誼綢繆醵有功。酒散月明多感處,牛山故國正西風。
蕭同叔子無令笑,綿上之推乃棄官。咸羨此堂稱圣善,累從治劇勸平反。晨昏不怠諄諄誨,僮使皆沾洩歡。紫詔又當稱大國,安輿五馬疊榮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