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十三科的詩詞(188首)
161
《送鞠評事宰蘭溪》 宋·王禹偁
東下蘭溪數十程,幾多山水入圖經。
科名舊捷仙人桂,縣界遙看婺女星。
琴院靜籠江樹綠,敕樓高對海峰青。
三年吏隱無嗟嘆,百里封疆似畫屏。
162
《和曹守司直勸駕》 宋·劉克莊
李唐故典存燒尾,皇宋科名從敕頭。
月露濃熏仙桂發,天風高送客槎浮。
三場魁匪先賢志,千佛名知幾劫修。
自笑申公垂八十,不能挾冊共西游。
164
《贈相士岳鬼眼》 宋·白玉蟾
眉峰肩井額陂陀,此相曾經鬼眼過。
知有命存聊爾耳,謂無天定盍如何。
十常九事未如意,一滿三停屬甚科。
佛說我身周法界,恐君莫是爍迦羅。
167
《寄呂英父》 宋·劉過
秋到家山冷不知,但驚風露入新詩。
低頭欲拜無東野,滿耳惟聞說項斯。
骨格昂藏云鶴瘦,吟哦凄斷雪猿悲。
文章已得真消息,三十科名未是遲。
168
《襄陽歌》 宋·劉過
十年著腳走四方,胡不歸一兮襄陽。
襄陽真是用武國,上下吳蜀天中央。
銅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麥當糧。
一條路入秦隴去,落日仿佛見太行。
169
《李公子行》 元·楊維楨
李公子,鳳之雛,龍之駒。
面如赤玉盤,服如明月珠。
舌端吞吐五色錦,胸中元有鄴侯三萬牙簽書。
曩執金陵南端之白簡,今曳淮吳大府之長裾。
170
《次韻陽朔邱尉述懷》 宋·強至
登科君已十年馀,斗粟猶肩縣尹卑。
閔已漫形韓子賦,添丁賴有玉川兒。
海邊毒瘴濃如霧,嶺外征涂亂若絲。
三歲歸來無薦者,金門猶喜從臣知。
171
《送張君實赴制舉》 宋·李新
不用名矜自半千,高才十二許爭光。
乘軺遠道三千里,下筆談王數百篇。
忠膽自能傾白日,決科時似選青錢。
山城送別無他祝,早屬登瀛第一仙。
172
《送張仲山守唐安二首》 宋·李流謙
六十專城發未斑,更於何地覓三山。
不妨談笑催科里,正賴清涼熱惱間。
到日紅梅留臘在,公余翠榴酌春慳。
胡床有月堪乘興,客到南樓不下關。
174
《連雪偶書》 宋·趙蕃
初雪為歡謠,再雪猶喜視。
三雪已恐多,四雪翻為異。
坐棲漏明屋,臥擁如鐵被。
蕭條市無行,寂寞門半閉。
176
《燕孫節推》 宋·魏了翁
快著青冥軟玉鞭,直騎騄耳踏云煙。
等閒禮樂三千字,酬答艱難十九年。
鼎甲聲華今有繼,政涂事業豈無傳。
原君更拓勛名地,重玩盈科放海篇。
178
《米元章書簡帖贊》 宋·岳珂
論書自晉始,蓋因其風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羽尚之篤而溺之于專。
維唐設科,身判書言。
作成自初,歐褚爭先,
179
《壬子勸駕》 宋·李曾伯
人物從來盛楚南,新元詔士奉芝函。
身逢熙運千之一,名占巍科十有三。
好趁驛格催騎策,歸來官柳映袍藍。
池邊相祝趨聞喜,剩取宮花一雜簪。
180
《再用觀入試韻》 宋·李昴英
涵育累朝士興起,薄海弦歌爭教子。
籯金世守韋一經,俎豆少成孟三徙。
盡從科舉梯進取,鶴發望深門日倚。
藝先驅德后已非古,心術乖違徒口耳。
* 關于十三科的詩詞 描寫十三科的詩詞 帶有十三科的詩詞 包含十三科的古詩詞(1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