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十七的詩詞(1857首)

    561 《二十七日作》 宋·趙蕃

    卜居面勢隘,附山枕林麓。
    曠瞻既無地,何以慰羈束。
    昏昏半月雨,候應黃梅熟。
    晨興更涼冷,轉午增蒸溽。

    562 《九月二十七日題桂溪鋪》 宋·趙蕃

    昨日方搖扇,今朝可擁裘。
    頓能驚北客,方覺是南州。
    歲儻不逢閏,時今寧復秋。
    無庸嘆疎漏,聊得避颼颼。

    563 十七日晨起簡諸公》 宋·趙蕃

    年多病暑苦亡聊,夏忽如秋意自消。
    竹屋紙窗宵摵摵,雨條風葉曉蕭蕭。
    兇年未易辦五斗,樂處卻思甘一瓢。
    幾日詩筒似疏曠,意乘聊復一長謠。

    564 《二十七日既浴于乾明庵負暄久之詩示住庵》 宋·趙蕃

    天公于人元不負,書生何用深追咎。
    無衣還可卒歲無,我有大裘聽汝覆。
    吾家縛屋依山址,晏齋之前僅盈咫。
    霜飚卷席不畏渠,羲馭停車吾事已。

    565 《二月十七日》 宋·趙蕃

    入春不雨憂在田,數朝乃復相屬連。
    今晨得晴絕可喜,病體素羸猶著錦。
    杏花始開忽已落,桃李安能問今昨。
    獨余楊柳故青青,乃似仍叔之子弱。
    春今二月已強半,匆匆何方為羈絆。
    雨雖未厭愁奈何,又聽仆仆林鳩喚。

    566 《望蓬萊 十七首首化姚*》 元·馬鈺

    破故紙,綴襖可防風。
    坐臥不愁寒水石,雪中敢采麥門冬。
    從此得蓯蓉。
    浪蕩子,常有自然銅。
    鼎內朱砂烹煉就,天仙子入白云中。
    蟬殼顯山

    567 《木蘭花慢 至元十七年上巳日,同西溪公飲鎮》 元·王惲

    問城南北柳,最好處,勝游鄉。
    對湖水微茫,瑤翻碧瀲,修禊浮觴。
    比量今春樂事,憶去年、書劍共游梁。
    曉日繁臺古寺,春風碧草宮墻。

    568 《感皇恩 至元十七年八月八日為通議西溪兄壽》 元·王惲

    南衙,予始相識。
    時初夏桐陰滿庭,故有南衙清書之句少日竹林游,鳳麟飛走。
    一段江山最英秀。
    南衙傾蓋,滿院桐陰清書。

    569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園感逝成詠》 近代·陳三立

    紅艷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年年花滿眼,湖海一歸來。
    欄楯迷前賞,風香寫獨哀。
    魂兮尋月下,應伴繞千回。

    570 《八月十七夜馬良存吏部宴集初臺玩月》 近代·陳三立

    溪臺澹秋痕,雁底坐超忽。
    萬里霄無云,木末吐華月。
    氣掃堞浮浮,輝滿峰兀兀。
    寫影水精域,望氣金銀闕。

    571 十七弟生朝》 宋·項安世

    至日陽生萬事新,阿連于此慶生辰。
    一天云物皆和氣,滿市人家作賀賓。
    壽算暗隨宮線長,科名行逐地雷伸。
    病夫已學陳根退,只愿庭前玉樹春。

    572 十七弟生日用其韻》 宋·項安世

    壽星合在角亢旁,為爾來臨翼軫鄉。
    日向繡床添永算,云縱書觀發嘉祥。
    修程九萬開榮路,曲禮三千閱壽觴。
    冬弟春兄同此日,天教鴻雁自成行。

    573 《三十七歲初見白發詩》 宋·項安世

    親朋相見忽相驚,綠發朝來白兩莖。
    若比商州王副使,預先才得一年生。

    574 《九月二十七日與客游龍山》 宋·王铚

    野服芒鞋步步同,天寒酒薄客情濃。
    身如萍水同千里,路入煙蘿更幾重。
    滄海清江共今古,黃花紅葉雜秋冬。
    暝云自與千峰合,送人歸鞍寺寺鐘。

    575 《二十七叔父書來說東都故居如昔》 宋·晁公溯

    吳蜀相望萬時程,經年書到說都城。
    御溝猶泛宮花出,春草還依輦路生。
    京洛衣冠皆去國,東南父老亦傷情。
    鄭公鄉里聞如故,誰道胡兒解弛兵。

    576 十七日窘雨邑中舟還》 宋·陳宓

    行到青山欲盡頭,窮源未省作溪游。
    輕云放日催人渡,積雨肥波送客舟。
    臥看玉簪迎兩岸,心隨繡領逐浮漚。
    眼前邂逅多堪賞,特地安排似此不。

    577 《六月十七夜待月》 宋·陳文蔚

    凝佇虛亭未愜心,清光隱隱隔疏林。
    欲觀玉鑒呈全體,獨倚朱欄到夜深。

    578 《排律十七韻賀阮侯伯子》 宋·戴表元

    芳城春樹晚,清海月弦初。
    瑞出三神島,光纏五馬車。
    眼中新鸑鷟,膝下小璠玙。
    錦褓看爭羨,犀顱畫不如。

    579 《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韻酬俞好問四首》 宋·方回

    徹夜無眠直到明,擬春晴又不春晴。
    酒材劣致平原督,花事愁聞望帝聲。
    病體慣經寒熱證,倦途渾忘短長程。
    五年浩蕩江湖夢,猶喜相逢得友生。

    580 《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韻酬俞好問四首》 宋·方回

    惡風夜洶疾雷頻,稍臥還興起倒身。
    政復花時如此雨,誰知我輩本無春。
    破衣垢膩瘡饒癢,短被伴欹腳倦伸。
    捱耐天明招敢叟,能來破悶賴斯人。

    * 關于十七的詩詞 描寫十七的詩詞 帶有十七的詩詞 包含十七的古詩詞(18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