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區中的詩詞(817首)

    241 《旱災自咎,貽七縣宰同州時》 唐·元稹

    吾聞上帝心,降命明且仁。
    臣稹茍有罪,胡不災我身。
    胡為旱一州,禍此千萬人。
    一旱猶可忍,其旱亦已頻。

    寫人歌頌愛情

    242 《楚歌十首(江陵時作)》 唐·元稹

    楚人千萬戶,生死系時君。
    當璧便為嗣,賢愚安可分。
    干戈長浩浩,篡亂亦紛紛。
    縱有明在下,區區何足云。

    243 《奉和權相公行次臨闕驛逢鄭仆射相公歸…贈詩十四韻》 唐·元稹

    帝下赤霄符,搜求造化爐。
    中臺歸內座,太一直南都。
    黃霸乘軺入,王尊叱馭趨。
    萬人東道送,六纛北風驅。

    抒情

    244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唐·元稹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過湖。
    去應緣直道,哭不為窮途。
    亞竹寒驚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燭,危夢怯乘桴。

    245 《春六十韻》 唐·元稹

    節應寒灰下,春生返照中。
    未能消積雪,已漸少回風。
    迎氣邦經重,齋誠帝念隆。
    龍驤紫宸北,天壓翠壇東。

    246 《生春二十首(丁酉歲·凡二十章)》 唐·元稹

    何處生春早,春生云色中。
    籠蔥閑著水,晻淡欲隨風。
    度曉分霞態,馀光庇雪融。
    晚來低漠漠,渾欲泥幽叢。

    247 《生春二十首(丁酉歲·凡二十章)》 唐·元稹

    何處生春早,春生云色中。
    籠蔥閑著水,晻淡欲隨風。
    度曉分霞態,馀光庇雪融。
    晚來低漠漠,渾欲泥幽叢。

    248 《反鮑明遠白頭吟》 唐·白居易

    炎炎者烈火,營營者小蠅。
    火不熱貞玉,蠅不點清冰。
    此茍無所受,彼莫能相仍。
    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249 《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竇七校書》 唐·白居易

    南去經三楚,東來過五湖。
    山頭看候館,水面問征途。
    地遠窮江界,天低極海隅。
    飄零同落葉,浩蕩似乘桴。

    250 《感白蓮花》 唐·白居易

    白白芙蓉花,本生吳江濆。
    不與紅者雜,色類自區分。
    誰移爾至此,姑蘇白使君。
    初來苦憔悴,久乃芳氛氳。

    251 《荻塘西莊贈房元垂》 唐·張光朝

    門在荻塘西,塘高何聯聯。
    往昔分地利,遠近無閑田。
    水國信污下,霖霪即成川。
    苗稼盡淹沒,茲鄉獨豐年。

    252 《過新豐》 唐·溫庭筠

    一劍乘時帝業成,沛中鄉里到咸京。
    寰區已作皇居貴,風月猶含白社情。
    泗水舊亭春草遍,千門遺瓦古苔生。
    至今留得離家恨,雞犬相聞落照明。

    253 《九華山謠》 唐·王季文

    九華崢嶸占南陸,蓮花擢本山半腹。
    翠屏橫截萬里天,瀑水落深千丈玉。
    云梯石磴入杳冥,俯看四極如中庭。

    254 《五歌·刈獲》 唐·陸龜蒙

    自春徂秋天弗雨,廉廉早稻才遮畝。
    芒粒稀疏熟更輕,地與禾頭不相拄。
    我來愁筑心如堵,更聽農夫夜深語。

    255 《送棋待詔樸球歸新羅》 唐·張喬

    海東誰敵手,歸去道應孤。
    闕下傳新勢,船中覆舊圖。
    窮荒回日月,積水載寰區。
    故國多年別,桑田復在無。

    256 《送棋待詔樸球歸新羅》 唐·張喬

    海東誰敵手,歸去道應孤。
    闕下傳新勢,船中覆舊圖。
    窮荒回日月,積水載寰區。
    故國多年別,桑田復在無。

    257 《華山》 唐·張喬

    青蒼河一隅,氣狀杳難圖。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無。
    力疑擎上界,勢獨壓中區。
    眾水東西走,群山遠近趨。

    258 《祝風三十二韻》 唐·吳融

    我有二頃田,長洲東百里。
    環涂為之區,積葑相連纚.
    松江流其旁,春夏多苦水。
    堤防茍不時,泛濫即無已。

    259 《林居喜崔三博遠至》 唐·伍喬

    幾日區區在遠程,晚煙林徑喜相迎。
    姿容雖有塵中色,巾屨猶多岳上清。
    野石靜排為坐榻,溪茶深煮當飛觥。
    留連話與方經宿,又欲攜書別我行。

    260 《觀華夷圖》 唐·伍喬

    別手應難及此精,須知攢簇自心靈。
    始于毫末分諸國,漸見圖中列四溟。
    關路欲伸通楚勢,蜀山俄聳入秦青。
    筆端盡現寰區事,堪把長懸在戶庭。

    * 關于區中的詩詞 描寫區中的詩詞 帶有區中的詩詞 包含區中的古詩詞(8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