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匣中劍的詩詞(137首)
81
《官舍病中》 宋·董嗣杲
古劍秋埋匣,昏鐘冷壓樓。
吟情臨晚銳,歸計待春謀。
雞繞村墟捕,魚空藪澤收。
斂將筋骨悴,所恃有新篘。
82
《送劉都干》 宋·王炎
本嘆儒冠誤,因思學六韜。
侵尋身尚困,凌厲氣當豪。
生理舊良薄,親年今已高。
匣中雄劍在,早去樹旗旄。
84
《客路》 宋·王镃
匣中古劍懶重磨,難遇知音學楚歌。
老卻杜鵑春不管,江南人遠落花多。
85
《劍篇次元汝功韻》 宋·郭印
陽金為魂陰為魄,百煉寧容垢膩蝕。
出匣風云凜凜寒,觀者堵墻皆辟易。
發硎利刃思一試,佩刀匕首都棄置。
鯨鯢戮盡四海清,英豪始慰平生志。
86
《錢塘夜泊》 明·王稚登
孤舟三日雨淙淙,夜泊錢家舊建邦。
桑過石門青拂枕,水經靧李黛含窗。
六橋花盡休攜酒,五月潮平好渡江。
此去報恩慚烈士,匣中龍劍氣難降。
87
《荊軻刺秦王》 兩漢·劉向 編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92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96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98
《篆冢歌(有序)》 元·錢惟善
包羲卦畫龜龍出,頡俑造書鬼夜泣。
俯觀鳥獸迒蹄跡,依類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東封,改易殊體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國子,六書大義開群蒙。
99
《贈楊滎陽》 明·高啟
嘉陵美山水,亦復富文彥。
楊君產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藝林選。
客屈稷下談,王邀鄴中宴。
* 關于匣中劍的詩詞 描寫匣中劍的詩詞 帶有匣中劍的詩詞 包含匣中劍的古詩詞(1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