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北化的詩詞(688首)
622
《滿庭芳 覺覺覺》 元·馬鈺
道法彌高,教門洪大,東西南北無邊。
闡開玄徑,剔正路無偏。
行步逍遙坦蕩,塵情事、不許縈牽。
明三覺,精神氯涌,清凈遞相傳。
625
《念衰二首》 宋·宋庠
勁風吹北林,落葉舞南牖。
歲序忽已高,崢嶸薄星斗。
大化驅群物,始終迭相授。
羲和亦何為,挾日但西走。
626
《次韻送新潛江滕令》 宋·項安世
縣南堤破戶全逃,縣北堤存尚可苗。
春野縱耕無吠犬,秋場一笑足迎貓。
解牛巨手烹甑水,戲彩深情化哺梟。
時喚云洲淪小篆,少于韓蔡老于潮。
627
《高風臺歌》 宋·項安世
臺之高不知其幾仞兮,但見燕雀仰視如冥鴻。
風之來不知其幾里兮,但見南海北海聲逢逢。
我時醉臥洞庭之北巴山東,耳邊澒洞呼洶怖殺儂。
起來欠伸拍鴻蒙,問誰作此狡獪變化驚盲聾,
630
《朱師關畫梅溪春曉圖》 宋·張镃
梅溪之水何清哉,萬頃玉碧天邊來。
兩山拱挹各異狀,上有磅礴巨石菜落生莓苔。
松蘿籠蒙共糾結,帶映萬蕊紛瑤瑰。
香繁粉艷露凝濕,下視凡卉真輿臺。
631
《送恭叔兄赴省二首》 宋·劉宰
秋薦吳江北雁來,幾看文陣奪標回。
鴒飛鵲喜情何限,龍化鵬搏兆有開。
禮部定知當一得,大廷端右壓群才。
春秋正學非阿世,莫作公孫愧草萊。
633
《水琴》 宋·趙汝鐩
盎缶停涵水一泓,中存雅意超器形。
欲滴未滴天地寂,須臾宮商若相賡。
妙趣不勞徽外索,泛聲不自弦上生。
小點恩怨作兒語,大點九皋聞鶴鳴。
634
《仙湖歌》 宋·趙汝鐩
湖之綠兮如藍,湖之明兮如鏡。
藍染晴空晚色鮮,鏡照天宇秋毫凈。
乾坤兩間共開避,魚鳥四時自飛泳。
炎州著腳苦蒸郁,對此恍入清涼境。
635
《寄馮賀州》 宋·劉黻
鳴鳳起朝陽,斯文氣脈昌。
諫書留北闕,詩筆化南荒。
湖柳生新意,岡梅續舊芳。
相期功行遠,何但說龔黃。
636
《妾薄命六首》 宋·林景熙
國難義當馳,送君遠行役。
黎明別江郊,更上北山脊。
江云妾眼迷,江風妾衣坼。
魂去形獨留,兀然化為石。
化石君徜知,勿復念衾席。
愿持如石心,為國作堅壁。
637
《蔡琰歸漢圖》 宋·林景熙
文姬別胡地,一騎輕南馳。
傷哉賢王北,一騎挾二兒。
二兒抱父啼,問母何所之。
傍鞭屢回首,重會知無期。
638
《長江行》 明·李東陽
大江西來是何年,奔流直下岷山巔。
長風一萬里,吹破鴻蒙天。
天開地辟萬物茁,五岳四瀆皆森然。
帝遣長江作南瀆,直與天地相周旋。
640
《賦瑪瑙笛》 宋·孔武仲
羌兒吹笛作龍吟,中有太古之純音。
伊人已死笛仍在,千古月明江水深。
誰知巧匠尋山谷,蹙踏溪云采明玉。
云谷之竹色黯黯,淺紫輕紅花映雨。
* 關于北化的詩詞 描寫北化的詩詞 帶有北化的詩詞 包含北化的古詩詞(6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