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化隆的詩詞(165首)
121
《壓沙觀梨》 宋·晁補之
鄴城旁缺通清溝,城南之水城中流。
白沙漲陸最宜果,萬梨壓樹當高秋。
去年花開往獨晚,不見瓊苞腸欲斷。
隆冬騎馬傍高原,卻恨枯枝寒日短。
123
《酬潘縣尉》 宋·王之道
堯明文采燦星宿,子全道義高金玉。
傷哉二子不可見,墓上悲風號拱木。
逢君論在友話偶及,令我吞聲為渠哭。
因渠感君不我鄙,遠寄錦囊詩一軸。
124
《奉和御製奉先歌》 宋·夏竦
皇家兮仙祖,上世兮圣神。
承云兮分治,駕羽兮臨民。
誕昭兮馨烈,高陟兮元真。
載乘土運臨三古,屬象羲農振遐武。
126
《送知府吳龍圖》 宋·強至
國初以來治蜀者,處置盡自乖崖公。
當時奏使便宜敕,不與天下州府同。
行之已及八十載,奸宄銷伏誰之功。
因循至此漸抏敝,有未曉者時相攻。
127
《禱雨福溪巖》 宋·陳造
我訪福溪巖,行行黍稌中。
人家打麥罷,鄰里笑語同。
迎官問來意,不信有蘊隆。
淙激田間泉,詰曲走青虹。
130
《戲作》 宋·曹勛
昨日暴熱加蘊隆,今日寒色如窮冬。
居然寒暑變春事,大鈞造化誰始終。
我欲直前扣天闕,萬神森衛不可謁。
上玄豈縱勾芒神,朝驅赫日夜沉月。
132
《和苦熱喜雨》 宋·廖行之
吾聞和陰陽,古人喻調鼎。
四時有節適,萬類自紓窘。
神哉洪鈞播,妙自元氣涬。
寒暑遞推遷,日月互光炯。
133
《懷遠堂》 宋·葉適
祖后昔尊御,忠邪初混茫。
诐行揚于庭,直詞招自旁。
盡鋤新法穢,遠拯疲民康。
白頭失路者,冠服煇以煌。
134
《碧扇行》 宋·鄭清之
冰蠶吐絲青唾茸,天孫轉機聲隆隆。
帝象初裁新樣月,蒼然正色摩寒宮。
一朝飛隨烈士手,九關自此無剛風。
乘鸞女與蒲葵翁,癡翁騃女誰為容。
135
《東川節度歌》 宋·程公許
東川節度兵馬雄,我嘗聞這浣溪翁。
五百年間人事紛變滅,惟有青山袞袞今古同。
春官侍郎李太史,沃絲昔日來觀風。
八年挽爺一炊條例,蔚藍臺上煙雨悉溟濛。
137
《用韻再作》 宋·衛宗武
一氣運行於虛空,有形孰不歸陶鎔。
燠寒燥濕互為用,功被草木并昆蟲。
胡然陽亢乃作沴,豐隆屏翳俱潛蹤。
炎炎赫赫勢太甚,烹煎萬有何殊銅。
139
《入夏初晴》 宋·何夢桂
屏翳盜天權,豐隆據天宇。
沴陰抗六陽,入夏苦旬雨。
練石無媧皇,天漏誰與補。
羲和駕赤輪,倏睹朝旭吐。
140
《和仲祥大風韻》 宋·仇遠
正憂蘊蘊與隆隆,怪得連朝起大風。
酷日從今宜斂暑,大王自古解稱雄。
中庭老樹吹將折,破屋重茅卷已空。
可是南溟鹍欲化,爰居先避魯門東。
* 關于化隆的詩詞 描寫化隆的詩詞 帶有化隆的詩詞 包含化隆的古詩詞(16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