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化衣的詩詞(865首)

    21 《風水洞》 宋·項安世

    君言洞好定非虛,只愁詩佳洞不如。
    兩腳若能隨杖屐,一生何用更軒車。
    聽風聽水縱橫說,隨醉隨醒爛漫書。
    不解九重城里路,有人塵土化衣裾。

    22 《戲辨老》 宋·李處權

    不獨京塵解化衣,秋陽流火樹陰稀。
    折腰為米初何有,親見淵明負弩歸。

    23 《桔柏渡(在昭化縣)》 唐·杜甫

    青冥寒江渡,駕竹為長橋。
    竿濕煙漠漠,江永風蕭蕭。
    連笮動裊娜,征衣颯飄飖.急流鴇鹢散,絕岸黿鼉驕。
    西轅自茲異,東逝不可要。

    24 《霓裳羽衣舞歌》 唐·白居易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間俗衣服。

    敘事音樂舞蹈

    25 《題宣化寺道光上人居》 唐·李涉

    二十年前不系身,草堂曾與雪為鄰。
    常思和尚當時語,衣缽留將與此人。

    寫景寫花

    26 《鷓鴣天·化度寺作》 宋·吳文英

    池上紅衣伴倚闌,棲鴉常帶夕陽還。
    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涼寶扇閑。
    鄉夢窄,水天寬。
    小窗愁黛淡秋山。
    吳鴻好為傳歸信,楊柳閶門屋數間。

    秋天寫景抒情思歸

    27 《自昌化雙溪館下步尋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宋·蘇軾

    亂山滴翠衣裘重,雙澗響空窗戶搖。
    飽食不嫌溪筍瘦,穿林閑覓野芎苗。
    卻愁縣令知游寺,尚喜漁人爭渡橋。
    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麥齊腰。

    28 《儒衣陳其姓工于畫牛馬魚一日持六簇為贈以換》 宋·戴復古

    生絹六幅淡墨圖,伊人筆端有造化。
    驊騮汗血捉電光,牯牸倦耕眠草下。
    陂塘漠漠煙雨后,出水群魚戲瀟灑。
    細看物物有生意,不比尋常能畫者。

    29 《宿化斜橋,見雞冠花二首》 宋·楊萬里

    出墻那得又高雞,只露紅冠隔錦衣。
    卻是吳兒工料事,會嵇真個不能啼。

    30 《謝蘇州史君張子儀尚書贈衣服送酒錢》 宋·楊萬里

    香山老益窶,欲賣宅與田。
    荊南贈春服,侍中送酒錢。
    何如韋蘇州,一日兼兩賢。
    酒錢隨春服,并至南溪邊。

    31 《崇化寺三首》 宋·張耒

    白發荊州嘆滯淫,吳衣重杵洛城砧。
    遣愁莫上高樓望,只有秋來晝日陰。

    32 《觀化十五首》 宋·黃庭堅

    一原風俗異衣裘,流落來從綿上州。
    未到清明先禁火,還依桑下系千秋。

    33 《化氈頌》 宋·黃庭堅

    奪卻群生夏衣,成得衲僧臥具。
    為伊業識茫茫,所以一奪一與。
    三百四百野狐隊,中有一兩個不瞌睡。
    十方虛空百雜碎,寧不打破慳皮袋。

    34 《游龍門分題十五首·宿廣化寺》 宋·歐陽修

    橫槎渡深澗,坡露采香薇。
    樵歌雜梵響,共向松林歸。
    日落寒山慘,浮云隨客衣。

    35 《和李光化秋詠四首其三·晚》 宋·范仲淹

    晚色動邊思,去年猶未歸。
    戌樓人已冷,目斷望征衣。

    36 《登九華山化城峰》 宋·周必大

    攀蘿度險捷猱猿,石角鉤衣屨盡穿。
    莫訝遠尋金地藏,也曾徐步玉階前。

    37 《先妣忌日發昭化》 宋·洪咨夔

    短棹橫秋桔柏磯,青山無盡白云飛。
    官三年矣母安在,天一方兮兒欲歸。
    拱森陰陰閑墓隧,背萱寂寂老庭闈。
    呼兒掃驛陳遺像,杯酒爐香淚滿衣。

    38 《寓居興化轉運廨舍》 宋·蔡襄

    病惱連春夏,居閒意味長。
    海風生永晝,山雨送微涼。
    書帙梅蒸潤,衣巾荔實香。
    塵緣消遣盡,物我兩相忘。

    39 《和關彥遠秋風吹我衣》 宋·晁補之

    海中群魚化黃雀,林烏移巢避歲惡。
    鄴王城上秋風驚,昔時城中鄴王第。
    只今蔓草無人行,但見黃河咆哮奔碣石,秋風吹灘起沙礫。

    40 《薛田察院洎壽師同宿三門開化院》 宋·魏野

    繡衣蕙帶方袍客,身計雖殊性共閒。
    同宿河心山頂寺,數宵無一事相關。

    * 關于化衣的詩詞 描寫化衣的詩詞 帶有化衣的詩詞 包含化衣的古詩詞(86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