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包藏的詩詞(124首)
64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66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67
《李西平畫像贊》 宋·陳長方
德宗貪功失君德,四海力欲干戈平。
但喜馬公窘田悅,滔俊角了飛秋鷹。
綿綿延延到希烈,乘間索賦無時停。
涇師門外一朝起,舟中敵國又朱泚。
68
《重修圣濟院》 宋·陳有聲
蒙泉距宜春,相去百余里。
有僧來問余,借問何姓氏。
乃余昔所敬,見之蹙然喜。
敘余語未既,省記到山始。
70
《萬杉寺》 宋·史文卿
君恩報答果何如,手植松杉一萬株。
溪足斷邊橫略彴,峰頭好處見浮屠。
鳳書御墨藏飛白,龍吐山泉散作珠。
包帚祝堯同此類,刻崖大慶擬嵩呼。
71
《游大滌》 宋·俞茂實
未了煙霞痼,來從大滌游。
一區藏世界,九鎖閟林丘。
寒翠霏霏起,春波慢慢流。
人間空岱岳,海上謾瀛洲。
72
《紀夢》 宋·鄭若沖
包抱乾坤一環堵,拍手千門輝藻黼。
編茅何事傍云根,川觀巖居天固予。
憶昔臥病歲壬午,夢行澗石憩衡宇。
常充達庵表其門,大楷金書爰仰睹。
73
《一經堂》 宋·鄭裕
莆之甲姓,實維大方。
紫囊錦帳,閥閱膏粱。
有子盈之,乃其最良。
心志乎道,視之如忘。
74
《篆冢歌(有序)》 元·錢惟善
包羲卦畫龜龍出,頡俑造書鬼夜泣。
俯觀鳥獸迒蹄跡,依類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東封,改易殊體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國子,六書大義開群蒙。
75
《人日病閑》 明·孤松秀上
三因不究病何長,人日晴和強下床。
托命瘦筇翻似躄,怖頭明鏡實非狂。
梅橫露蕊猶包紫,柳軃煙梢漸著黃。
灑翰檄魔文已就,波旬應向藕絲藏。
77
《鰒魚行》 宋·蘇軾
漸臺人散長弓射,初啖鰒魚人未識。
西陵衰老繐帳空,肯向北河親饋食。
兩雄一律盜漢家,嗜好亦若肩相差。
?莽、操皆嗜鰒魚。
78
《和錢安道寄惠建茶》 宋·蘇軾
我官于南今幾時,嘗盡溪茶與山茗。
胸中似記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
為君細說我未暇,試評其略差可聽。
建溪所產雖不同,一一天與君子性。
80
《估玉》 宋·王安石
潼關西山古藍田,有氣郁郁高拄天。
雄虹雌霓相結纏,晝夜不散非云煙。
秦人挾斤上其巔,視氣所出深鑱鐫。
得物盈尺方且堅,以斤試叩聲泠然。
* 關于包藏的詩詞 描寫包藏的詩詞 帶有包藏的詩詞 包含包藏的古詩詞(1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