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包處的詩詞(172首)
61
《沁園春 贈混真子只訣》 元·王*
道隱無名,包含萬象,總在身心。
若一言勘破,本來面目,不生不滅,耀古騰今。
返照回光,存神絕念,直下承當莫外尋。
忠言守,這些兒妙處,至理玄深。
64
《五馬山》 宋·李從訓
北山從何來,崑岷而鼻祖。
并包河與江,考歷不能譜。
近推連括蒼,繼乃至天姥。
既而南入臺,盤桓遂東下。
66
《萬杉寺》 宋·史文卿
君恩報答果何如,手植松杉一萬株。
溪足斷邊橫略彴,峰頭好處見浮屠。
鳳書御墨藏飛白,龍吐山泉散作珠。
包帚祝堯同此類,刻崖大慶擬嵩呼。
68
《瓦亭聊句》 宋·蘇舜元
陰霜策策風呼虓,羌賊膽開兇{左兇右炎}豪。
赤膠脆折乳馬健,漢野秋穟黃云高。
驅先老尩伏壯黠,裹以山壑鬼莫招。
烽臺屹屹百丈起,但報平安搖桔槔。
69
《篆冢歌(有序)》 元·錢惟善
包羲卦畫龜龍出,頡俑造書鬼夜泣。
俯觀鳥獸迒蹄跡,依類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東封,改易殊體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國子,六書大義開群蒙。
70
《哀完者公》 明·劉廉
汝上孤城破,將軍百戰余。
敵勍非劇孟,請援失包胥。
鼓竭悲風勁,弓摧落月虛。
水盤如劍處,徽芃重欷歔。
71
《送駕北征》 明·劉溥
正統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親行討北虜。
其晨日旁氣,中黑外如火。
北風轉旗腳,獵獵不停舞。
此行為宗社,倉卒出未預。
73
《讀宋太史潛溪集》 明·夏煜
混沌初刓太素斫,挺生神人斷鰲膊。
剖戟割坤奠海岳,厥俗鴻荒人未覺。
帝命圖書出河洛,奇耦生畫參伍錯。
煥乎斯文此其璞,二三啟運乘飛躍。
75
《鰒魚行》 宋·蘇軾
漸臺人散長弓射,初啖鰒魚人未識。
西陵衰老繐帳空,肯向北河親饋食。
兩雄一律盜漢家,嗜好亦若肩相差。
?莽、操皆嗜鰒魚。
77
《華山寺》 宋·范成大
五湖西岸孤絕處,旃檀大士來同住。
性空真水遍清涼,隨綠出現無方所。
蒙泉新潔監泉明,瀹茗羹藜甘似乳。
何須苦問蓮開未,桂子菖花了今古。
80
《送佛印》 宋·秦觀
抱包初舍蔚頭藍,江月松風處處參。
他日惠林為上首,幾年彌勒作同龕。
真珠撒帳開新座,飛鳥銜花繞舊庵。
云散虎溪蓮社友,獨依香火思何堪。
* 關于包處的詩詞 描寫包處的詩詞 帶有包處的詩詞 包含包處的古詩詞(1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