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劫緣的詩詞(116首)

    41 《水調歌頭 昔擬栩仙人王云鶴贈予詩云,寄與》 元·趙秉文

    四明有狂客,呼我謫仙人。
    俗緣千劫不盡,回首落紅塵。
    我欲騎鯨歸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時真。
    笑拍群仙手,幾度夢中身。

    42 《鷓鴣天 贊泉公 泰山志卷十八,載長清縣靈嚴》 元·智久

    頭角崢嶸慈濟泉。
    報恩萬壽昔參玄。
    為思方領宜修道,直造靈巖結善緣。
    栽園果,種福田。
    四方設藥施無偏。
    而今壽塔小師壘,延永谷城劫石

    43 《鷓鴣天 贊泉公 泰山志卷十八,載長清縣靈嚴》 元·智久

    頭角崢嶸慈濟泉。
    報恩萬壽昔參玄。
    為思方領宜修道,直造靈巖結善緣。
    栽園果,種福田。
    四方設藥施無偏。
    而今壽塔小師壘,延永谷城劫石

    44 《滿庭芳·一片閑心》 元·劉志淵

    一片閑心,孤云蓬跡,飄然不掛諸緣。
    九天池里,滾滾涌靈泉。
    澆溉黃芽瑞草,吐清凈、光罩金蓮。
    真消息,清風匝地,透骨自綿綿。

    45 《沁園春 贈春谷清禪師》 元·李道純

    智斷堅剛,奮心決烈,便透玄關。
    把殺人手段,輕輊拈出,活人刀子,慢慢教看。
    一劍當空,萬緣俱掃,方信道瞿曇即老聃。
    玄夙播,看春生寒谷,覿面慈顏。

    46 《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 元·三于真人

    混元樸裂。
    轉四生六道何時徹。
    翻軀改殼,杳冥中萬度生滅。
    皆因父母,匹配陰陽合精血。

    47 《蜀道自勉》 宋·石介

    潮陽章煙墨,去京路八千。
    吏部有大功,得罪斥守藩。
    朝沖江霧行,夜枕江濤眠。
    蛟蜃作怪變,時時攀船舷。

    48 《朱砂庵》 明·江天一

    曲磴千盤盡,何曾任鑿穿。
    本來超色相,不假幻因緣。
    翠滴松稍雨,嵐開嶂外天。
    此中饒靜解,何事問棲禪。

    49 《楞嚴經偈》 宋·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50 《游洞霄》 宋·李彙

    至真方域古今傳,琳館興從漢武年。
    石作雙門何突兀,山為九鎖自回環。
    仙人隱跡留中路,處士靈壇閟遠巔。
    甘潔三泉齊涌地,崢嶸一柱獨擎天。

    51 《誡酒肉慈慧法門》 宋·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52 《觀汪丞相所藏崔白畫羅漢》 宋·折彥質

    山堂漠漠開曉煙,何許大士當四筵。
    坐忘默識形骸外,持缽植杖風露前。
    老龍欲奮屢回首,於菟甚馴非畏鞭。
    小兒已解辨人我,抱頭怖走成癡顛。

    53 《長干寶塔放光偈》 明·等慈潤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圣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云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54 《向無心下竺維那卷》 明·劉璟

    浮屠清凈世難倫,細行威儀總是真。
    方外未能無職事,人間應識有君臣。
    靈山一會閑緣了,劫石三生拂性純。
    從此坦然云水客,木人花鳥度青春。

    55 《贈別素愚上人》 明·明榮順王

    釋子來何處,廬山復太行。
    翻經淹歲月,補衲犯冰霜。
    浩劫塵緣盡,彌天覺路長。
    智珠元不染,好去照殊方。

    56 《重修香山寺畢題二十二韻以紀之》 唐·白居易

    闕塞龍門口,祗園鷲嶺頭。
    曾隨減劫壞,今遇勝緣修。
    再瑩新金剎,重裝舊石樓。
    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

    57 《芙蓉城》 宋·蘇軾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
    往來三世空鏈形,竟坐誤讀黃庭經。

    58 《游凈居寺》 宋·蘇軾

    十載游名山,自制山中衣。
    愿言畢婚嫁,攜手老翠微。
    不悟俗緣在,失身蹈危機。
    刑名非夙學,陷阱損積威。

    59 《遷居》 宋·蘇軾

    前年家水東,回首夕陽麗。
    去年家水西,濕面春雨細。
    東西兩無擇,緣盡我輒逝。
    今年復東徙,舊館聊一憩。

    60 《芙蓉城(并敘)》 宋·蘇軾

    世傳王迥子高,與仙人周瑤英游芙蓉城。
    元豐元年三月,余始識子高,問之信然,乃作此詩。
    極其情而歸之正,亦變風止乎禮義之意也。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 關于劫緣的詩詞 描寫劫緣的詩詞 帶有劫緣的詩詞 包含劫緣的古詩詞(1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