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動覺的詩詞(770首)
723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724
《次韻金漢臣五城道中》 宋·方回
郊行胸次爽于秋,歲稔天寬百姓憂。
但有樵人歌隴上,永無廷尉望山頭。
最宜曠野開詩思,未覺他鄉動客愁。
想見霜林疏更好,綠陰時節憶曾游。
725
《再贈硯工楊全長句》 宋·方回
誰鑿山中龍尾石,遍與人間供翰墨。
蛟螭妒嫉互盤踞,鬼神守護勤呵叱。
茍非其人不輕出,似覺天公深愛惜。
磨硯輕寫俗文章,豈不青蠅污白璧。
726
《早秋湖上》 宋·顧逢
藕花香里去,獨步自尋詩。
秋意在何處,夕陽將下時。
鳥幽忘立久,山好覺行遲。
飲興忽然動,橋邊有酒旗。
727
《柳絮》 宋·郭印
柳條初弄綠,已覺春風駐。
而今二月尾,滿路團飛絮。
人生安足恃,忽忽朱顏去。
飄零未肯休,萍泛知何處。
見之動中懷,欲寫無佳句。
歸來宴坐馀,悠然得深趣。
728
《秋思》 宋·黃庚
天容凝碧換秋容,殘暑泠然一洗空。
梧葉多應愁夜雨,葛衣漸覺怯西風。
十分冷淡砧聲外,一片凄涼雁影中。
興動莼鱸欲歸去,季鷹心事恰相同。
731
《和周湜雪》 宋·李復
暮飚作氣動長林,渴意經時恨未深。
亂學飛花穿竹戶,散搖清影落地心。
生憎拂面輕難改,更覺沖風薄未任。
狡兔但從開幾穴,韓盧會逐曉蹤尋。
732
《種松》 宋·李復
移松自南山,昔種十三株。
連歲苦久旱,十一已凋枯。
兩株偶得生,逾年未自如。
近覺稍得地,翠柯漸扶疏。
733
《九月十三日夜偶書》 宋·李復
林葉紛紛已半凋,陰云不放眼周遭。
稍知風逐青娥動,更覺天騰北海高。
萬里無心思假翼,百年多事喜持螯。
山前沙井通幽圃,待得春深弄桔槔。
734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738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慧遠
平生學弄蛇,是蛇皆可弄。
唯有遮一條,咬人不可動。
輕輕動便覺,和身入草蓬。
草蓬深,無處尋,不用尋。
好水好山留不住,千巖萬壑聽龍吟。
739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今朝結制,號令宜先。
三章約法,普示人天。
身不可妄動,亦不可塊然。
口不可妄開,亦不可默然。
意不可妄舉,亦不可罔然。
依如是行如是住,圓覺伽藍常現前。
* 關于動覺的詩詞 描寫動覺的詩詞 帶有動覺的詩詞 包含動覺的古詩詞(7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