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動觀的詩詞(890首)

    61 《觀裴秀才松石障歌》 唐·皎然

    誰工此松唯拂墨,巧思丹青營不得。
    初寫松梢風正生,此中勢與真松爭。
    高柯細葉動颯颯,乍聽幽飗如有聲。

    62 《春送趙文觀送故合州座主神櫬歸洛》 唐·貫休

    喜繼于悲錦水東,還鄉仙騎卻尋嵩。
    再燒良玉堯云動,方報深恩絳帳空。
    遠道靈輀春欲盡,亂山羸馬恨無窮。
    他年必立吾君側,好把書紳答至公。

    63 《赴鄭谷郎中招游龍興觀讀題詩板謁七真儀像因有十八韻》 唐·齊己

    何處陪游勝,龍興古觀時。
    詩懸大雅作,殿禮七真儀。
    遠繼周南美,彌旌拱北思。
    雄方垂樸略,后輩仰箴規。

    64 《觀李瓊處士畫海濤》 唐·齊己

    巨鰲轉側長鰌翻,狂濤顛浪高漫漫。
    李瓊奪得造化本,都盧縮在秋毫端。
    一揮一畫皆筋骨,滉漾崩騰大鯨臬。

    65 《題本竹觀》 唐·杜光庭

    樓閣層層冠此山,雕軒朱檻一躋攀。
    碑刊古篆龍蛇動,洞接諸天日月閑。
    帝子影堂香漠漠,真人丹澗水潺潺。
    掃空雙竹今何在,只恐投波去不還。

    66 《觀項信水墨》 唐·方干

    險峭雖從筆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
    倚云孤檜知無朽,掛壁高泉似有聲。
    轉扇驚波連岸動,回燈落日向山明。
    小年師祖過今祖,異域應傳項信名。

    67 《綠頭鴨(韓師樸相公會上觀佳妓輕盈彈琵琶)》 宋·晁補之

    新秋近,晉公別館開筵。
    喜清時、銜杯樂圣,未饒綠野堂邊。
    繡屏深、麗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鹍弦。
    花暖間關,冰凝幽咽。

    68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宋·張孝祥

    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
    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
    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
    涌起白銀闕,危駐紫金山。

    豪放登高寫景長江抒情

    69 《望江南(南岳銓德觀作)》 宋·張孝祥

    朝元去,深殿扣瑤鐘。
    天近月明黃道冷,參回斗轉碧霄空。
    身在九光中。
    風露下,環佩響丁東。
    玉案燒香縈翠鳳,松壇移影動蒼龍。
    歸路海霞紅。

    送別抒懷

    70 《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宋·辛棄疾

    望飛來、半空鷗鷺。
    須臾動地鼙鼓。
    截江組練驅山去,鏖戰未收貔虎。
    朝又暮。

    71 《念奴嬌(七月望夕觀月,昔方孚若每以是夕泛湖觴客,云修坡公故事)》 宋·劉克莊

    天風浩動,掃殘暑、推上一輪圓魄。
    愛舉眉山公舊話,與客泛舟赤壁。
    一自奎星,去朝帝所,嘆洞簫聲息。
    空余二賦,至今凄動金石。

    72 《沁園春(浙江觀瀾)》 宋·陳人杰

    日薄風獰,萬里空江,隱隱有聲。
    旋千旗萬棹,一時東指,青山斷處,白浪成層。
    漸近漸高,可驚可喜,欻作雪峰樓外橫。
    教人訝,是蛟斗龍爭。

    73 《桂枝香(寄揚州馬觀復·時新舊侯交惡,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難言)》 宋·劉辰翁

    吹簫人去。
    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
    東望芙蓉縹緲,寒光如注。
    去年夜半橫江夢,倚危檣、參差會賦。

    74 《水調歌頭(和馬觀復石頭渡寄韻)》 宋·劉辰翁

    明月隔千里,風動帳紋開。
    故人錦字如夢,夢轉雁初來。
    倚遍西山朝爽,行過石頭舊渡,久別忽經懷。
    不得與之語,日夕獨持杯。

    75 《憶王孫(集句數首,甚婉娩,情至可觀)》 宋·汪元量

    漢家宮闕動高秋。
    人自傷心水自流。
    今日晴明獨上樓。
    恨悠悠。
    白盡梨園子弟頭。

    76 《木蘭花慢(元夕后,春意盎然,頗動游興,呈霅·川吟社諸公·)》 宋·張炎

    錦街穿戲鼓,聽鐵馬、響春冰。
    甚舞繡歌云,歡情未足,早已收燈。
    從今便須勝賞,步青青、野色一枝藤。
    落魄花間酒侶,溫存竹里吟朋。

    77 《水調歌頭(飲蕪湖雄觀亭)》 宋·魏庭玉

    璧月掛銀漢,冷浸一江秋。
    天公付我清賞,仙籍桂香浮。
    極目江山如畫,際晚云煙凝紫,秋色豁羈愁。
    頌看上雄觀,波影動簾鉤。

    78 《到石梁觀瀑布》 清·袁枚

    天風肅肅衣裳飄,人聲漸小灘聲驕。
    知是天臺古石橋。
    一龍獨跨山之凹,高聳脊背橫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濤。

    春游寫景感嘆時光

    79 《十七日觀潮》 宋·陳師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寫景地名

    80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 關于動觀的詩詞 描寫動觀的詩詞 帶有動觀的詩詞 包含動觀的古詩詞(8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