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動者的詩詞(879首)
801
《送趙子昂提調寫金經》 宋·方回
青藜夜照玉常直,外補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藝能累,天下善書今第一。
魏晉力命王略帖,摹臨有過無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隸,兼有與可伯時癖。
802
《聽孫鏈師琴》 宋·方回
名畫元不出畫工,善書決不屬書史。
子春伯牙非伶官,古能琴者必君子。
枕流漱石今孫郎,電眸冰齒霜髯張。
灑埽書室焚古香,信手為吾調宮商。
803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806
《十月七日早起》 宋·方回
己亥十月六,早為立冬日。
是日晴頗暄,虛叟偶飲客。
醉臥二更醒,起視天宇黑。
三更至四更,大風一何急。
808
《問雨》 宋·方回
煙為火之氣,欲雨煙不散。
陽為陰所遏,炎焰變舒緩。
云乃水之氣,欲雨云乃浮。
陰為陽所爨,饙餾成波流。
809
《修石山》 宋·方回
土山未甚正,有石亦頗欹。
方矩一再度,夙具鍤與箕。
晨興命工徒,將一大治之。
掃礫斫枯卉,擁泥護芳荑。
810
《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 宋·方回
上古包羲卦初畫,五行之金刀為革。
兩儀四象生□□,□初一圈為太極。
八卦之上六十四,右乾左坤名曰易。
因重□定科斗書,削木為方竹為冊。
814
《哭駕部舅》 宋·李處權
外門推望郎,天啟眉干白。
揭揭廊廟器,仕道無枉尺。
仁義允蹈之,言行可法則。
優為君子儒,彬彬見文質。
816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818
《車》 宋·陸文圭
舟止奔牛堰,始識丹陽車。
規御殊草草,力不任馳驅。
淮安距宿遷,代之牛與以。
軒蓋乃差大,雙輪夾不僅。
820
《與琴師談琴》 宋·陸文圭
至樂無聲識者希,有聲終是假人為。
一時得趣惟元亮,千載知間欠子期。
欲為性情初動處,當原律呂未生時。
夜寒月照虛堂壁,鶴滬猿吟總是詩。
* 關于動者的詩詞 描寫動者的詩詞 帶有動者的詩詞 包含動者的古詩詞(87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