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動聽的詩詞(847首)

    21 《山中聽風》 宋·林一龍

    空中號朔風,煙火深夜寒。
    門掩忽自開,劃然動雙鐶。
    倚崖數竿竹,戛擊摧瑯玕。
    落葉卷地起,高枝如人攀。
    謖謖聽憶遠,復在窗戶間。

    22 《聽講圓覺經有省作頌》 宋·釋真慈

    一顆明珠,在我這里。
    撥著動著,放光動地。

    23 《聽鼓琴》 宋·王九齡

    至音不傳徒按譜,不傳之妙心自許。
    手揮五弦目飛鴻,千載流風如接武。
    鶉衣百年甘藍縷,鬢雪浸浸用心苦。
    我知若人之用心,指下堪為兒女語。

    24 《真州聽角》 宋·趙庚夫

    畫角聽時恨最深,戍樓偏在女墻陰。
    聲寒恐有新霜落,意遠未隨紅日沉。
    涼月一天孤雁影,秋風萬里狂夫心。
    連宵只解搜詩意,哀怨何曾動羽林。

    25 《四月晦日泛若耶至云門寺以起坐魚鳥間動搖山》 明·陶望齡

    夏首新熱葉氣蒸,細路危橋得幽悄。
    榿樹成林已快人,況有鳴泉覆深筿。
    松髯石發雅能凈,竹稚鳥雛憐最小。
    何時一床臥僧閣,飽聽凌晨醒來鳥。
    ¤

    26 《王浮梁太丞之聽訟軒有水禽三巢于竹林之上恬》 宋·王安石

    水邊舟動多驚散,何事林間近絕疑。
    野意肯從威令至,舊巢猶有主人知。
    不關飲啄春江暖,自在飛鳴夏日遲。
    覽德豈無丹穴鳳,到時應讓向南枝。

    27 《寄仗錫平老借用其聽琴詩韻》 宋·陸游

    放翁久矣無此客,闖戶兒童皆動色。
    寒泉不食人喝死,素綆銀瓶我心惻。
    千金易得一士難,晚途淹泊眼愈寒。
    豈知一旦乃見子,杰語豪筆無僧酸。

    28 《聽客話澶淵事》 宋·張耒

    憶昔胡來動河朔,渡河飲馬吹胡角。
    澶淵城下冰載車,邊風蕭蕭千里余。
    城上黃旗坐真主,夜遣六丁張猛弩。
    雷驚電發一矢飛,橫射胡酋貫車柱。
    犬羊無蹤大漠空,歸來封禪告成功。
    自是乾坤扶圣主,可能功業盡萊公。

    29 《聽履霜操》 宋·黃庭堅

    靈宮窈窕兮寒夜永,篁打造天兮明月下影,木葉隕霜兮秋聲動。
    我以歲莫起視夜兮,北山飲予斗柄。
    幽人拂琴而當予,曰夫子則鍾期,嘗試刳心而為之聽。
    若有人兮亦既修,宴衽席之言兮不知其子之齊圣。

    30 《郊壇聽雅樂》 宋·無名氏

    泰壇恭祀事,彩仗下寒坰。
    展禮陳嘉樂,齋心動眾靈。
    韻長飄更遠,曲度靜宜聽。
    泛響何清越,隨風散杳冥。
    徹懸和氣聚,旋退曉山青。
    本自鈞天降,還疑列洞庭。

    31 《汝州後池聽水》 宋·梅堯臣

    春水泉脈動,分巖臨澗源。
    津津出石齒,泠泠縈竹根。
    猶如野云翠,復落郡池喧。
    心靜意自適,不知朝市煩。

    32 《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時至正己亥歲》 明·高啟

    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駕頻出。
    仗中樂部五千人,能唱新聲誰第一?燕國佳人號順時,姿
    容歌舞總能奇。
    中官奉旨時宣喚,立馬門前催畫眉。

    33 《夜聽搗衣詩》 南北朝·庾信

    秋夜搗衣聲。
    飛度長門城。
    今夜長門月。
    應如晝日明。

    34 《和淮南公聽琴聞弦斷詩》 南北朝·庾信

    嗣宗看月夜。
    中散對行云。
    一弦雖獨韻。
    猶足動文君。

    35 《舟中聽琴》 宋·蘇轍

    江流浩浩群動息,琴聲瑯瑯中夜鳴。
    水深天闊音響遠,仰視牛斗皆従橫。
    昔有至人愛奇曲,學之三歲終無成。
    一朝隨師過滄海,留置絕島不復迎。

    36 《憶挹翠亭聽歌示徐幼文余唐卿》 明·楊基

    清歌一曲動梁塵,只憶當時淚滿巾。
    何況春歸花落盡,眼前漂泊兩三人。

    37 《贈張聽聲》 宋·李石

    人言鼻聽無如龍,聽不以耳乃反聾。
    未若水母本無目,隔水響應相鳴雄。
    我持此理問張瞍,廢目任耳偏能聰。
    忍聞此聲亦憒憒,俗囂政在群鳴中。

    38 《贈聽聲歐陽承務》 宋·葉適

    無心立臧否,有術驗榮衰。
    舉世聲中動,浮生骨還來。
    彈輕知福地,欬小應靈臺。
    笑我老何及,是身惟死灰。

    39 《踏云行·耳聽金經》 元·馬鈺

    耳聽金經,口餐玉餅。
    手持象管書心印。
    雖然事事競相縈,真如不動常清凈。
    欲要靈明,須磨內鏡。
    居塵不雜真常應。
    真常應后顯胎仙,胎仙

    40 《聽蟬曲》 明·張羽

    黃鶯紫燕寂無喧,新聲最好是聞蟬。
    棲煙初噪如喧籥,吸露才停似斷弦。
    乍向風前聞杳裊,營營嘈嘈鳴不了。
    斷續能牽客夢長,凄涼解動羈愁早。

    * 關于動聽的詩詞 描寫動聽的詩詞 帶有動聽的詩詞 包含動聽的古詩詞(8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