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力在的詩詞(1765首)

    821 《送李順文》 明·李延興

    維齊古青州,其地山水秀。
    嘗遭國大侵,夾輔猶腋肘。
    宅土稱上腴,財賦等浙右。
    奇閫久乃隳,完城失封守。

    822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與吳原博史明古張子靜》 明·李應禎

    大惟補天功,猩砭肌用。
    廉利并攢劍,兀隉側倚甕。
    在懸太師擊,攻玉詩人諷。
    棲禪余百年,問僧僅三眾。
    竹幽補堂坳,樹古嵌坳縫。
    登頓足力疲,眺望眼界空史。

    823 《月下彈琴記集句詩(二十首)》 明·李楨

    云想衣裳花想容,青春已過亂離中。
    功名富貴若長在,得喪悲歡盡是空。
    窗里日光飛野馬,巖前樹色隱房櫳。
    身無彩鳳雙飛翼,油璧香車不再逢。

    824 《送駕北征》 明·劉溥

    正統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親行討北虜。
    其晨日旁氣,中黑外如火。
    北風轉旗腳,獵獵不停舞。
    此行為宗社,倉卒出未預。

    825 《書懷投李篁臺外博》 明·盧柟

    昔余江海思,凌風恣天游。
    回覽鳳凰臺,薄行鸚鵡洲。
    玩弄潁水月,吟嘯箕山秋。
    緬想古人風,飄然不可求。

    826 《楚人弓》 明·陸居仁

    楚人弓,懸兩石,五十萬矢陷強敵。
    絳人弓,箭三只,長歌入關成偉績。
    多箭不如少箭力。
    制敵若在弓矢間,鳴條牧野高于山。
    鐵厓曰:“斷史入詩,箴警多矣。

    827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828 《玉女潭題贈吏史部恭甫》 明·陸師道

    玉陽古洞天,名是神仙宅。
    因君地始顯,令人思俱逸。
    玉岡繞鸞鵠,云莊藝芝術。
    修廊俯大觀,列卦開玄室。

    829 《洪武庚申夏四月登玉山頂時雅上人適遷華藏于》 明·呂誠

    曉出城西門,蕩漾官河艇。
    朝光散晴旭,露氣擁高迥。
    潮上洲渚沒,棹發六飛騁。
    前岑獻奇狀,心目快引領。

    830 《過玄明宮故址有傷往事六十韻》 明·馬汝驥

    白日登遙陌,玄明問故宮。
    變桑徒靄靄,秀麥只芃芃。
    伊昔虞廷上,茲閹漢幄中。
    腹心推帝主,權位竊奸雄。

    831 《題藩王出獵圖》 明·錢宰

    燕山八月秋草黃,秋高馬肥弓力強。
    藩王朝辭詐馬宴,羽獵不敢齊長楊。
    西風獵獵邊城戍,山隊旌旗打圍去。
    英姿颯爽思奮揚,面如玉盤身玉樹。

    832 《送夫入覲》 明·屈氏

    君往燕山去,棄妾雒水旁。
    雒水向東流,妾魂隨飛揚。
    丈夫輕離別,壯志在四方。
    努力事明主,肯為兒女傷。

    833 《送王元章北游》 明·全思誠

    我從越中歸,山水猶在眼。
    賀湖天寒水鑒凈,禹穴木落云氣暖。
    夢中往往復登臨,萬壑千巖姿蕭散。
    故人山水窟中來,題詩直上姑蘇臺。

    834 《邯鄲詞》 明·沈一貫

    妾家在趙十二逵,夫婿游燕忽若遺。
    狂如楊柳飛春絮,拙比班鳩守故枝。
    兒時只念嫁人好,嫁得春風還自老。
    春風飛揚大道旁,不惜高樓繡紋巧。
    絳脂無力淚長流,白蠟能干香暗收。
    鳴鳩殷勤相對語,知誰喚晴誰喚雨。

    835 《飲馬長城窟行(壬辰歲,聞西師失利作)》 明·史鑒

    羽書日夜至,匈奴寇三邊。
    候騎至朝那,烽火照甘泉。
    車攻馬亦同,兵精甲且堅。
    挾辀起微釁,拔棘終為愆。

    836 《觀潮歌》 明·史鑒

    雞聲喔喔天未明,大家盡說觀潮行。
    騎輿徒步相遝,袨服靚妝街市盈。
    江頭日高潮未生,秋風獵獵笳鼓鳴。
    美人狎坐臨前楹,嬌歌宛轉調鳴箏。

    837 《挽吳都督四十韻》 明·史鑒

    文皇臨御日,震怒滅殘胡。
    下詔求名將,惟君冠武夫。
    揚旗頻扈從,略地效馳驅。
    左廣兼追蓐,前茅特慮無。

    838 《園中十首》 明·唐時升

    居貧不學儉,居卑不學恭。
    末流多憂患,如在枳棘叢。
    我生何不辰,少小遘閔兇。
    家貧自力作,歲入方下農。

    839 《龜頭山》 明·陶安

    我聞龜頭山,乃在麻城縣。
    東離八十里,高峻遠先見。
    伸向南行,欲橋仍俯顫。
    巨吻谽谺張,穹脊坼絞現。

    840 《九日登高翠微亭分韻得滿字》 明·陶安

    山川甚雄麗,積雨為磨浣。
    天開秋氣清,游娛共蕭散。
    石徑接巉巖,興到行不懶。
    微霜護新晴,杲日送余暖。

    * 關于力在的詩詞 描寫力在的詩詞 帶有力在的詩詞 包含力在的古詩詞(176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