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前的詩詞(2836首)

    581 《門柳》 宋·姜特立

    一桁門柳,亭亭翠插空。
    悲秋宋玉宅,學舞楚王宮。
    夜映樓臺月,朝牽鞭荇風。
    多情二三月,亂絮撲房櫳。

    582 《立春有雪》 宋·姜特立

    一寸雪,春后一犁金。
    萬里煙瘴息,九農和氣深。

    583 《訴衷情·花月下會鴛鴦》 宋·趙長卿

    月下會鴛鴦。
    分散兩情傷。
    臨行祝付真意,臂間皓齒留香。
    還更毒,又何妨。
    盡成瘡。
    瘡兒可後,痕兒見在,見後思量。

    584 《史清翁次韻覓酒以金川玉友一枕瓶西安酒一》 宋·樓鑰

    社中日相從,此意豈不真。
    其初定要約,深期往來頻。
    今年苦多故,孤負四郊春。
    清和到新秋,其間足良辰。

    585 《庭一蓮著花》 宋·樓鑰

    門外荷蓮浥露華,綠云平地擁秋霞。
    病夫不能出門去,且看庭第一花。

    586 《又和韻十首》 宋·廖行之

    勁氣由來不可摧,年年偏向臘開。
    清芬肯為冰霜減,好在含章檐下栽。

    587 《辛丑殘臘一日扁舟東歸阻風馬當乞靈祠下》 宋·楊冠卿

    維舟桑落洲,十日風和雨。
    雨余江波平,山橫眉黛嫵。
    急呼黃帽郎,來扣靈真宇。
    椒桂薦芳馨,魚龍忽欣舞。

    588 詩謂思索詩句可以度日第恐終無益再賦一首》 宋·虞儔

    年來世味一毫輕,宿契詩書尚有情。
    魔事從教從眼赤,內觀還覺寸心明。
    思量詩句嗟無補,檢校醫方恐未精。
    俗學可憐夸口耳,何如默坐息營營。

    589 《五月二十七日夜大雨三日熱甚》 宋·虞儔

    雷車誰喚阿時推,釀雨云頭簇不開。
    猛熱急欣江漢立,先聲偏上竹梧來。
    高唐賦就何曾夢,杜曲詩成不費催。
    頗欲燈同夜酌,卻愁牢落饋無臺。

    590 《讀漢老弟中秋一夕之詩似太凄切輒次韻勉釋》 宋·虞儔

    秋與詩人著意清,不平寧作候蟲鳴。
    間愁有底能千斛,久雨終當快一晴。
    富貴時來何足道,英雄天亦不徒生。
    來宵徑就姮娥約,丹桂當年種已成。

    591 《再用韻》 宋·趙蕃

    田家雖賤勞,豐歲飽餐粥。
    儒士筆以耕,相形無食肉。
    我生文字盟,向日交友卜。
    自從此邦來,得君一夔足。

    592 《知府提舉訪求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宋·趙蕃

    辰人只識凌刑部,不識尚書晚歲官。
    晚歲功名益堪紀,辰人不識坐荒寒。

    593 《知府提舉訪求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宋·趙蕃

    使君剖竹繼先賢,四十于今又六年。
    每恨無從考遺事,但憑亭欖覽山川。

    594 《知府提舉訪求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宋·趙蕃

    不因風雨壁寧隳,雅志安和萬言中。
    乃知復壁遮防意,是謂知公亦愛公。

    595 《知府提舉訪求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宋·趙蕃

    檐淺終防剝蝕災,好移深奧示將來。
    更須刻石行于世,公道只今方大開。

    596 《知府提舉訪求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宋·趙蕃

    郡齋新刻總珍藏,得此遺蹤益有光。
    再拜從公乞余本,歸赍不復恨空囊。

    597 《曾裘父寄二絕并呈審知一再次韻以寄曾后寄》 宋·趙蕃

    向來共和有羊何,今見公才十倍過。
    可念此身如垢鏡,要須著手為揩磨。

    598 《曾裘父寄二絕并呈審知一再次韻以寄曾后寄》 宋·趙蕃

    紛紛競說杜陵翁,此老真能數百容。
    我亦幾同葉公限,駭然今日見真龍。

    599 《曾裘父寄二絕并呈審知一再次韻以寄曾后寄》 宋·趙蕃

    安否別來端若何,尺書可是雁無過。
    南豐惠我新詩什,亦復懷君舊琢磨。

    600 《曾裘父寄二絕并呈審知一再次韻以寄曾后寄》 宋·趙蕃

    南豐鬢發已如翁,子蓋他時冰雪容。
    長少結交端有道,我凡何處濫登龍。

    * 關于前的詩詞 描寫前的詩詞 帶有前的詩詞 包含前的古詩詞(28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