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前識的詩詞(1701首)
881
《箭月歌》 明·王寅
誰剪海犀革,一尺如月圓。
錦絳掛東壁,時或生紫煙。
上畫胡奴馳鐵騎,白草經霜枯滿地,貂襖回頭臂兩弓,遠
望雙飛皂雕至。
882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885
《寶劍篇》 明·薛蕙
昔聞歐冶鑄寶劍,冶中蛟龍欻揮霍。
冶開火歇蛟龍失,黯黯青云吐芒鍔。
赤山丹液色郁勃,白帝金精氣縈薄。
翠珉磨出冰洞明,寶鞘裝成金錯落。
887
《除夜雜詠》 明·楊循吉
歲除當此夜,灑掃事匆匆。
井上皆封草,門前盡畫弓。
祠堂神影掛,客座佛筵崇。
撒豆祈兒疾,存炊忌釜空。
889
《楓橋與送者別》 明·張元凱
楓橋秋水綠無涯,楓葉滿樹紅于花。
萬里之行才十里,闔閭城頭尚堪指。
游子尊前淚濕衣,離心已逐片帆飛。
酒酣不識身為客,意欲元同送者歸。
890
《塞上曲》 明·鄭旦
西望山前落葉秋,桑乾水上行云愁。
笳聲曉夜吹城樓。
胡騎直過新聚落,吳兒初識古云州。
891
《南風謠》 明·鄭定
南風吹河河水滿,百丈牽舟牛力挽。
逆流巨浪如登天,牛罷軛重舟不前。
作書投河訟風伯,多助南商疏北客。
北客家居南海堧,來時南風吹北船。
892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893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898
《二》 唐·白居易
憶昨元和初,忝備諫官位。
是時兵革后,生民正憔悴。
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
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
899
《哭王質夫》 唐·白居易
仙游寺前別,別來十年余。
生別猶怏怏,死別復何如?
客從梓潼來,道君死不虛。
驚疑心未信,欲哭復踟躕。
* 關于前識的詩詞 描寫前識的詩詞 帶有前識的詩詞 包含前識的古詩詞(17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