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前嫌的詩詞(400首)

    121 《升平詞五首(一作薛能詩)》 唐·曹唐

    瑞氣繞宮樓,皇居上苑游。
    遠岡連圣祚,平地載神州。
    會合兼重譯,潺湲近八流。
    中興豈假問,據此自千秋。

    122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簫金瑟發商聲,桑葉枯干海水清。
    凈掃蓬萊山下路,略邀王母話長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萬樹琪花千圃藥,心知不敢輒形相。

    123 《圣政紀頌》 唐·來鵠

    三皇不書,五帝不紀。
    有圣有神,風銷日已。
    何教何師,生來死止。

    124 《覽友生古風》 唐·李咸用

    伯牙鳴玉琴,幽音隨指發。
    不是鐘期聽,俗耳安能別。
    高山閑巍峨,流水聲嗚咽。
    一卷冰雪言,清泠冷心骨。

    125 《報顏標》 唐·姚巖杰

    為報顏公識我么,我心唯只與天和。
    眼前俗物關情少,醉后青山入意多。
    田子莫嫌彈鋏恨,寧生休唱飯牛歌。
    圣朝若為蒼生計,也合公車到薜蘿。

    126 《故許昌薛尚書能嘗為都官郎中后數歲故建州…遂賦自賀》 唐·鄭谷

    都官雖未是名郎,踐歷曾聞薛許昌。
    復有李公陪雅躅,豈宜鄭子忝馀光。
    榮為后進趨蘭署,喜拂前題在粉墻。
    他日節旄如可繼,不嫌曹冷在中行。

    127 《題進士王駕郊居》 唐·鄭谷

    前山微有雨,永巷凈無塵。
    牛臥籬陰晚,鳩鳴村意春。
    時浮應寡合,道在不嫌貧。
    后徑臨陂水,菰蒲是切鄰。

    送別寫人

    128 《讀張仆射詩(曾應舉,不及第,投筆領郡)》 唐·杜荀鶴

    秋吟一軸見心胸,萬象搜羅詠欲空。
    才大卻嫌天上桂,世危翻立陣前功。
    廉頗解武文無說,謝脁能文武不通。
    雙美總輸張太守,二南章句六鈞弓。

    129 《山墅閑題》 唐·韋莊

    邐迤前岡厭后岡,一川桑柘好殘陽。
    主人饋餉炊紅黍,鄰父攜竿釣紫魴。
    靜極卻嫌流水鬧,閑多翻笑野云忙。
    有名不那無名客,獨閉衡門避建康。

    130 《不出院楚公(自三衢至江西作)》 唐·韋莊

    一自禪關閉,心猿日漸馴。
    不知城郭路,稀識市朝人。
    履帶階前雪,衣無寺外塵。
    卻嫌山翠好,詩客往來頻。

    131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132 《梅花寄所親》 唐·李建勛

    一氣才新物未知,每慚青律與先吹。
    雪霜迷素猶嫌早,桃杏雖紅且后時。
    云鬢自黏飄處粉,玉鞭誰指出墻枝。
    老夫多病無風味,只向尊前詠舊詩。

    133 《壬申歲承命之任淦陽再過廬山國學感舊寄劉鈞明府》 唐·李中

    三十年前共苦辛,囊螢曾寄此煙岑。
    讀書燈暗嫌云重,搜句石平憐蘚深。
    各歷宦途悲聚散,幾看時輩或浮沈。
    再來物景還依舊,風冷松高猿狖吟。

    134 《步虛詞五首》 唐·徐鉉

    氣為還元正,心由抱一靈。
    凝神歸罔象,飛步入青冥。
    整服乘三素,旋綱躡九星。
    瓊章開后學,稽首奉真經。

    135 《贈鄭女郎(一作鄭氏妹)》 唐·薛馧

    艷陽灼灼河洛神,珠簾繡戶青樓春。
    能彈箜篌弄纖指,愁殺門前少年子。
    笑開一面紅粉妝,東園幾樹桃花死。

    136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37 《桐江閑居作十二首》 唐·貫休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頭。
    擬歸仙掌去,剛被謝公留。
    猛燒侵茶塢,殘霞照角樓。
    坐來還有意,流水面前流。

    138 《桐江閑居作十二首》 唐·貫休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頭。
    擬歸仙掌去,剛被謝公留。
    猛燒侵茶塢,殘霞照角樓。
    坐來還有意,流水面前流。

    139 《和韋相公見示閑臥》 唐·貫休

    刻形求得相,事事未嘗眠。
    霖雨方為雨,非煙豈是煙。
    童收庭樹果,風曳案頭箋。
    仲虺專為誥,何充雅愛禪。

    樂府婦女抒懷

    140 《贈靈鷲山道潤禪師院》 唐·貫休

    常恨煙波隔,聞名二十年。
    結為清氣引,來到法堂前。
    薪拾紛紛葉,茶烹滴滴泉。
    莫嫌來又去,天道本泠然。

    * 關于前嫌的詩詞 描寫前嫌的詩詞 帶有前嫌的詩詞 包含前嫌的古詩詞(4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