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前奏的詩詞(593首)
441
《挽陳師復寺丞二首》 宋·劉克莊
已奏囊封墨尚新,又攜袖疏榻前陳。
小臣憂國言無隱,先帝如天笑不嗔。
闕下舉幡空太學,路傍臥轍幾遺民。
愚儒未解天公意,偏壽它人夭此人。
443
《答友人》 宋·王令
幽蘭生深林,不佩亦自臭。
天馬茍伏皂。
駑足日加驟。
蘭生喻人學,不為仕乃究。
444
《甲午雪》 宋·王令
平居汩汩喜自墮,萬事過目不省窺。
一年南北兩見雪,未始把筆成一詩。
朝看氣象浩茫昧,夜歸瞑想通幽疑。
夢乘虛空謁帝所,砆礩象柱承瓊榱。
446
《送范堯夫》 宋·文同
遝遝走閭巷,都人起中宵。
相擁候府門,惟恐失此朝。
盡言來送公,車馬城北橋。
橋邊脂轄亭,大尹此相邀。
450
《羅浮高壽崔制置》 宋·洪咨夔
羅浮高哉四百四十有二峰,三峰最高拔起金芙蓉。
耀真洞天鎖溟蒙,鰲背咫尺蓬萊通。
璿房瑤室深玲瓏,霞袿霓袽紛豐茸。
中有老仙擾白龍,藕花冠巾九節筇。
451
《青華吟》 宋·白玉蟾
羅浮山中春晝長,風吹蘭花滿面香。
博山香斷一欹枕,飛神直到玉帝旁。
火鈴將軍同直舍,忽覺羽衣驚羽駕。
三千神女笑回眸,整裾端簡龍墀下。
452
《贈陳高士琴歌》 宋·白玉蟾
昨夜西風起白蘋,從前湖海幾酸辛。
感今懷古無限事,拄頰閑思一愴神。
瓊窟先生鼓玉琴,一調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風黃葉為知音。
455
《上曾樞密》 宋·毛滂
燕齊日暮客不旭,新豐主人豈相知。
不須買絲繡平原,不用黃金鑄子期。
會當酸鹹有同好,主簿且須歸祭灶。
請見臨川太尉公,此語難為俗人道。
456
《李誠之待制挽詞二首》 宋·蘇轍
脫遺章句事經綸,滿腹龍蛇自屈伸。
南駕威聲傳絕域,西征舊恨失奸臣。
空留諫疏驚頹靡,終托詩詞話苦辛。
直氣如云未應盡,一雙嗣子亦騏驎。
457
《李誠之待制挽詞二首》 宋·蘇轍
濟南風物在西湖,湖上逢公初下車。
談笑樽前伏齊虜,旌旗門外聽除書。
一封未奏先焚草,三黜歸來便種蔬。
淚落西堂歌酒地,杉松空見歲寒余。
458
《試制舉人呈同舍諸公二首》 宋·蘇轍
垣中不減臺端峻,池上來従柱下嚴。
同直舊曾連月久,暫來還喜二公兼。
〈仆頃與孫莘老同在諫垣,與彭器資同在西掖。
〉直言已許侵彈奏,新告行聞振滯淹。
460
《巫山廟》 宋·蘇轍
山中廟堂古神女,楚巫婆娑奏歌舞。
空山日落悲風吹,舉手睢盱道神語。
神仙潔清非世人,瓦盎傾醪薦麋脯。
子知神君竟何自,西方真人古王母。
* 關于前奏的詩詞 描寫前奏的詩詞 帶有前奏的詩詞 包含前奏的古詩詞(5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