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前后者的詩詞(693首)

    681 《宋元繪挽詞》 宋·郭印

    國家有禍源,王氏變新法。
    元佑壅其流,舊防無敢越。
    逮至崇寧初,陰霾蔽日月。
    潰彼千仞堤,橫波不可遏。

    682 《提宮宇文朝議挽辭》 宋·郭印

    憶昔我弱冠,辟廱尾群英。
    公時少二歲,籍注國子生。
    同舍氣味同,異姓而弟兄。
    厥后公筮仕,我亦獵科名。

    683 《自訟》 宋·李復

    前善后隨非,失于任私意。
    短長莫可欺,明者未免蔽。
    改過心每憚,責人夫何易。
    蕓苗舍己田,無獲亦蹈厲。

    684 《送丘寺丞》 宋·李覯

    嗟予兀兀何施為,學無異意唯傳師。
    嘗言先圣所述作,人事而已亡他岐。
    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師能識之。
    春秋下應三千歲,雅頌周流十二支。

    685 《留別義塾諸公》 宋·陸文圭

    婆娑七十翁,已矣將焉求。
    麋鹿違本性,一朝出林丘。
    故園在何許,駕言東南游。
    人才盛吳會,講貫多儒流。

    686 《哭復荊山》 宋·釋文珦

    分講南山日,人推學問精。
    彌綸八教網,堅實五言城。
    愿力生前重,聲華滅后清。
    家山孤塔在,過者敬如生。

    687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688 《和浦勉道轉運判官巡行出關韻》 宋·袁說友

    濤雷殷晝候前驅,駟馬橋邊使者車。
    風約江聲喧笑語,山迎雨腳傍閻閭。
    城頭北海傾樽后,馬耳西風攬轡初。
    關外秋來聞小熟,更將余瘵入呵噓。

    689 《知止堂》 宋·袁說友

    先生七十已垂車,父子俱榮出帝都。
    當世若無知止者,公朝何以勵貪夫。
    升堂展卷人何在,訪竹尋梅色尚臞。
    我老自憐生也后,拊編猶得嘆前蕪。

    690 《贈王副伴》 宋·袁說友

    將軍年少時,束發在行伍。
    西方頃多事,二十勇如虎。
    一身殆百戰,手足瘡四五。
    征行久邊戍,肯憚服役苦。

    691 《贈陰陽家聶蒙德》 宋·曾豐

    陰陽家者太高生,見謂青囊未是經。
    舌卷東南諸海水,胸羅西北一天星。
    與人后代為長吉,疑爾前身是巨靈。
    莫把山川為道看,山川猶是未離形。

    692 《應童子科歐陽文成覓詩漫以塞責》 宋·曾豐

    廬陵童子謂姓李,臨川童子謂姓王。
    二子讀書選德殿,氣吐虹蜺口翻漿。
    六經諸子成串落,天子喜之移御床。
    奏對首肯去目送,青衫黃牒恩異常。

    693 《思堂詩》 宋·曾豐

    新筑謀為老者安,落成誰料莫近軒。
    月窺窗牖如顏色,風戰簾帷若笑言。
    懷里寂寥霜后橘,階前蕭瑟雨余萱。
    榮途他日饒榮報,亡矣吾知不啻存。

    * 關于前后者的詩詞 描寫前后者的詩詞 帶有前后者的詩詞 包含前后者的古詩詞(6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