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前后者的詩詞(693首)
561
《睡起自遣》 明·沈周
檐前落葉擁高秋,謬使人推隱者流。
背有微暄念天子,手無漫刺瀆諸侯。
老知絲竹殊堪賴,遠為兒孫未免憂。
身后算應憂未了,且來拂壁畫丹丘。
564
《田父吟》 宋·方逢辰
清溪眇如斗大吧,萬山壁立土磽瘠。
百分地無一分田,九十九分如劍脊。
一畝之地高復低,節節級級如橫梯。
畈心一畦可一畝,邊旁一畝分數畦。
565
《偈頌二十二首》 宋·釋道生
我佛生辰四月八,地涌金蓮隨步發。
天上天下獨稱尊,微妙真機俱漏泄。
雪山成道度眾生,四十九年無剩說。
滔滔苦海架舟航,杳杳昏衢懸日月。
568
《上執政四十韻》 元·雅琥
圣主飛龍日,求賢似拾珍。
典謨皆故老,登用必元臣。
日月當黃道,風云擁紫宸。
華封歸帝力,壽域囿吾民。
569
《中山堂為許隱君作》 明·道原法師
俗子居山不見山,靜者居廛山在眼。
請看東郭許隱君,中山之堂最蕭散。
堂前種竹堂后萱,春深筍長萱花繁。
大兒稱觴壽花下,小兒讀書當竹根。
城中無山亦可樂,城中有虎仍戴角。
歸來不愁虎食人,閉門日醉中山春。
572
《懷匡廬二首》 明·廖孔說
聞說幽蹊靜者多,石門景物近如何。
春茶雨后猿狙摘,晚食風前鳥雀過。
楚客斷筇留澗石,吳僧破笠掛巖阿。
遠公已去憨公往,惆悵生臺長薛蘿。
573
《戲簡文量》 明·陸釴
樽前誰遣雪兒歌,司馬風情晚更多。
銀蠟影偏人已醉,紫檀聲斷欲如何。
歸來尚想桓伊笛,醒后空慚學士波。
戲問韋娘今健否,青樓元自不曾過。
576
《南旺挑河行》 明·謝肇淛
堤遙遙,河彌彌,分水祠前卒如蟻。
鶉衣短發行且僵,盡是六郡良家子。
淺水沒足泥沒骭,五更疾作至夜半。
夜半西風天雨霜,十人八九趾欲斷。
577
《題戴進山水抱琴圖歌》 明·楊承鯤
嗚呼清角不復見,玄鶴已去悲風呼。
裨海齊州一反掌,乾坤莽莽知音孤。
曲高節疏苦欲睡,白首人間空見圖。
就之忽驚云木動,沈筆欲下還躊躇。
579
《峴山》 宋·蘇軾
遠客來自南,游塵昏峴首。
過關無百步,曠蕩吞楚藪。
登高忽惆悵,千載意有偶。
所憂誰復知,嗟我生苦后。
580
《答周循州》 宋·蘇軾
蔬飯藜床破衲衣,掃除習氣不吟詩。
前生似是盧行者,后學過呼韓退之。
未敢叩門求夜話,時叨送米續晨炊。
知君清俸難多輟,且覓黃精與療饑。
* 關于前后者的詩詞 描寫前后者的詩詞 帶有前后者的詩詞 包含前后者的古詩詞(6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