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刻識的詩詞(198首)
82
《馬嵬廢廟行》 明·王九思
秋風落日馬嵬道,道南廢廟顏色新。
立馬踟躕問野叟,野叟須臾難具陳。
請予下馬坐樹底,展轉欲語還悲辛。
正德丙丁戊巳年,寺人氣焰上薰天。
83
《內直有感》 明·文徵明
天上樓臺白玉堂,白頭來作秘書郎。
退朝每傍花枝入,儤直遙聞刻漏長。
鈴索蕭閑青瑣靜,詞頭爛熳紫泥香。
野人不識瀛洲樂,清夢依然在故鄉。
84
《送別陰陽教授》 明·吳會
天官藝學久龐紛,太史名家屬有聞。
寶歷敬時頒歲正,銅儀窺夜識星文。
烏飛圭表移光影,龍咽籌壺定刻分。
歸后更詳東井分,五珠何日聚賢群?
85
《春思曲》 明·俞允文
江南花時二三月,少婦乘春逐芳節。
心性穩愜含清真,弄影晴川自流悅。
青絲刻帶錦作裳,寶扇輕搖翡翠光。
蕓房露冷春窗火,蘭徑煙開粉膩香。
86
《石鼓》 宋·蘇軾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
87
《馬融石室》 宋·蘇軾
未應將軍聘,初従季直游。
絳紗生不識,蒼石尚能留。
豈害依梁冀,何須困李侯。
吾詩慎勿刻,猿鶴為君羞。
89
《王中甫哀辭》 宋·蘇軾
生芻不獨比前人,束槁端以廢謝鯤。
子達想無身後念,吾衰不復夢中論。
已知毅豹為均死,未識荊凡定孰存?
堪笑東坡癡鈍老,區區猶記刻舟痕。
90
《贈杜介》 宋·蘇軾
我夢游天臺,橫空石橋小。
松風吹菵露,翠濕香嫋嫋。
應真飛錫過,絕磵度云鳥。
舉意欲從之,翛然已松杪。
92
《王中父哀詞(并敘)》 宋·蘇軾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軾忝冒時,尚有富彥國、張安道、錢子飛、吳長文、夏公酉、陳令舉、錢醇老、王中父并軾與家弟轍,九人存焉。
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詩吊之,則子飛、長文、令舉歿矣。
又八年,軾自黃州量移汝海,與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則十五人者獨三人存耳,蓋安道及軾與家弟而已,嗚呼悲夫。
乃復次前韻,以遺沇之,時沇之亦以罪謫,家于錢塘云。
93
《贈杜介(并敘)》 宋·蘇軾
元豐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杜幾先自浙東還,與余相遇于金山,話天臺之異,以詩贈之。
我夢游天臺,橫空石橋小。
松風吹aa30露,翠濕香裊裊。
應真飛錫過,絕澗度云鳥。
94
《和吳沖卿鴉鳴樹石屏》 宋·王安石
寒林昏鴉相與還,下有跂石蒼孱顏。
曾於古圖見彷佛,已怪刀筆非人間。
君家石屏誰為寫,古圖所傳無似者。
鴉飛歷亂止且鳴,林葉慘慘風煙生。
95
《憶昨詩示諸外弟》 宋·王安石
憶昨此地相逢時,春入窮谷多芳菲。
短垣囷囷冠翠嶺,躑躅萬樹紅相圍。
幽花媚草錯雜出,黃蜂白蝶參差飛。
此時少壯自負恃,意氣與日爭光輝。
97
《再和》 宋·楊萬里
三月陰晴頃刻分,晚來非午午非晨。
閉門細草新蒲雨,過眼飛花落絮春。
顧我江湖釣竿客,識君臺閣步云人。
柯山不患無人作,便合留中作近鄰。
98
《思歸》 宋·宋祁
刻意傷春屬暮樓,江皋歸棹悵夷猶。
青蘿怨鶴英山曉,疏笛吟龍臥塢秋。
掩泣泥陽思祖廟,長懷彭澤廢先疇。
裂繻前誓風霜苦,早晚懷黃識漢侯。
99
《陳濟赴舉兼省覲》 宋·宋祁
相從同是日邊人,兩見江南碧草生。
馮鋏車魚初倦客,梁山風雨苦思親。
虹橋刻柱前盟苦,獸錦裁囊麗曲新。
袍雪紛紛君莫顧,漢皇終自識平津。
100
《陪季秋大宴》 宋·宋祁
秘殿霞暾幾刻移,天臨法座儼朝緌。
魚龍霧暗充庭后,羯鼓風乾解渴時。
山答歡聲來廣座,花留和氣入繁枝。
自憐待從非方朔,不識壺{左齒右慮}是隱詞。
* 關于刻識的詩詞 描寫刻識的詩詞 帶有刻識的詩詞 包含刻識的古詩詞(1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