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刻紙的詩詞(77首)

    61 《為王山伊子渚賦潛齋末句寧聲葉新之》 宋·程公許

    斯文宗緒自河南,妙處元非故紙鑽。
    萬里夢歸伊闕遠,一窗靜對玉峰攢。
    林深霧豹南山隱,海闊風鵬北溟搏。
    刻楮自憐無一補,寫心寄與故人看。

    62 《米元章臨謝安八月帖贊》 宋·岳珂

    八月一帖,無為寶晉之刻,則其初也。
    兵毀而后重取而鐫,遺其精而得其粗也。

    63 《蔣觀文錢塘天府二帖贊》 宋·岳珂

    尺瑜瑕,工所不棄。
    如公平生,抑有清議。
    雖翰墨之僅存,亦世俗之共毖。
    予獨區區于別白,是亦或出于有意。

    64 《和野渡雪消二律》 宋·衛宗武

    雪晴吟弄句仍佳,滿紙鮫珠屢拜嘉。
    刻玉林林空楮葉,沾泥處處失楊花。
    消成滴瀝原歸舊,潤入根荄生有涯。
    賸洗瓶罌儲此水,待驅炎暑煮春茶。

    65 《溪上墺》 宋·陳著

    滿坡翠竹閒梅花,梅竹中閒住幾家。
    本為牛羊安著腳,近來狼虎肆磨牙。
    青山綠水成烹鼎,白紙烏薪等撒沙。
    邂逅老農聊慰勞,且隨時刻做生涯。

    66 《處暑后風雨》 宋·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67 《雜興》 宋·張镃

    唐家盛詞華,培本自武德。
    投戈辟文館,英士來翼翼。
    訪政討典墳,分夜亡倦極。
    當時瀛洲目,意氣寧偪仄。

    68 《謝李仲賓墨竹》 宋·戴表元

    君不見筆端如謂,頃刻匹紙生瑯玕。
    霜柯雪干鐵石色,忽作小山煙雨寒。
    問君何從得此本,湖州嫌濃眉州軟。
    風軒月檻一相逢,妙處不與人意遠。

    69 《三吊吟四首》 宋·方回

    市有印書叟,日印可千紙。
    間得工墨錢,茍足贍妻子。
    近欲役其人,告者謂已死。
    醉歌夜徹曉,熟臥呼不起。
    人鬼頃刻分,火葬骨骸燬。
    豈不謂達生,誰獨能免此。

    70 《三月二十日張君輗約飲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為》 宋·方回

    城中殘春未識春,城外心賞無不有。
    今年春寒晚乃暖,尚余飛絮忘高柳。
    西湖孰謂西子老,雖老絕勝登徒丑。
    刺水乍見新荷翻,銜泥莫辨乳燕耦。

    71 《贈牟仲啟存齋尚書之曾孫,獻之提刑孫》 宋·方回

    存齋尚書曾大父,勇退不肯登二府。
    脫靴亭記斥巨閹,風節文章照千古。
    雌甲偶同君乃祖,早衣繡衣持漢斧。
    飲苕溪水二十年,杜門不出守環堵。

    72 《復如嚴陵就省先墓》 宋·方回

    暮景能幾何,行役復行役。
    薄命不由人,豈不愿休息。
    江鄂訪知舊,不遇悔浪出。
    子舍寓嚴瀨,逋負日夜迫。

    73 《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 宋·方回

    上古包羲卦初畫,五行之金刀為革。
    兩儀四象生□□,□初一圈為太極。
    八卦之上六十四,右乾左坤名曰易。
    因重□定科斗書,削木為方竹為冊。

    74 《上巳成季召會于西溪會上賦詩須多韻仍用故事》 宋·李復

    華林園中千金堤,銅龍吐水天泉池。
    八公山下劉安臺,城郭周圍雜花開。
    流金寶劍為秦出,彩鷁羽觴浮洛來。
    著處祓除務是日,西關千人萬人出。

    75 《送趙使君老父吟》 宋·彭龜年

    使君朝天騎霜啼,朔風獵獵吹裳衣。
    鉦鐃聒天山谷應,旌旂弄日龍蛇飛。
    幫人遮留留不得,壯兒截鐙小兒泣。
    老翁數十相扶攜,喘若筒吹行轉疾。

    76 《送歸篇》 宋·釋文珦

    秋老木葉乾,露冷蟲聲死。
    征人未授衣,鄉心日千里。
    揮手睇云帆,頃刻限煙水。
    他時慰相思,遠寄書一紙。

    77 《次韻王宣徽太尉耆年會詩》 宋·蘇頌

    古來賢相稱高奇,虞有皋夔商傅伊。
    帝臣王佐見謨訓,千載相望如同時。
    我朝公輔代間出,鐘秀辰象分躔離。
    堂堂太尉實異稟,風質粹美和而威。

    * 關于刻紙的詩詞 描寫刻紙的詩詞 帶有刻紙的詩詞 包含刻紙的古詩詞(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