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刻法的詩詞(125首)
101
《陳順之靈壁石硯山》 宋·樓鑰
名畫法書環四壁,中有米家真寶石。
群峰森聳外澗流,他物雖奇敢爭席。
舊屬半山老仙人,佛印乞之如乞鄰。
阿章有力負之走,一時攘取成紛綸。
105
《次韻吳竹修慶余免役》 宋·陳著
大道荊榛萬徑斜,中閒役事最堪嗟。
私心自分齊編戶,公法仍條存宦家。
免把血軀供刻木,尚存醒眼傲空花。
要知天理無窮處,風雪嚴時春有涯。
108
《無題》 宋·王铚
三月柳花飛,東風繡香國。
桂影弄春光,飛瓊悵分缺。
云輿返積霄,翠浪翻天末。
閬苑桃李花,莫使芳香歇。
109
《謝朱宜中隸字》 宋·葉茵
隸法如公有典刑,拙中藏巧混天成。
因觀體制超前輩,旋辟軒窗乞扁名。
氣象晉人遒且勁,源流漢刻古而清。
得來喜對兒曹語,一字千金勝滿籯。
111
《題陸寬瘦竹卷》 明·李東陽
江南陸郎瘦于竹,種竹城東玉河曲。
未論千尺勢能長,剛道兩竿軒也足。
恥隨桃李斗芳腴,只共松杉伴幽獨。
茅茨可奈霜雪冷,韋布不受風塵辱。
112
《五鼓》 宋·孔武仲
夜枕回遠夢,北窗覺微明。
遙知扶桑曲,萬頃搖光晶。
江海已瀺灂,魚龍俱震驚。
大哉陽德敏,頃刻周四溟。
113
《題鄭好古松圖和趙國興韻》 宋·陳文蔚
筆端老木千歲心,一見洗我塵土襟。
坐久令人忘慍喜,古今碧澗落寒冰。
乍濃乍淡陰復晴,晦明變化天所成。
相畫這法如相士,骨奇肉瘦神必清。
煙淡云疏天冪冪,頃刻風雷暗塵壁。
畫工羞看手如神,十日一水五百石。
114
《遡蛺詩》 宋·鄧深
臚言峽山天下奇,欲觀愁隔三千里。
常恐因循孤此興,非假夤緣那得至。
偶逢月湖起仕宦,正指夔門愁凋敝。
忻然謂我便登陸陟。
115
《次韻感學事二首》 宋·方回
風雩誰識舊童兒,法令今惟柱后師。
刻棗誰書驚蕩盡,踏槐遺老嘆崩離。
堂中授講亡高座,廡下題名剩續碑。
奎壁不存齋舍改,端能為泯少年詩。
116
《贈刊印朱才俊》 宋·方回
科斗何年變篆字,至秦程邈翻為隸。
今人但習真草行,誰會六書三耦意。
篆所最難柱與圈,學打一圈費三年。
豈容臆決蔑師授,汩沒形象迷傍偏。
117
《虎渡亭觀江浪》 宋·方回
春風鼓大江,孰能度廣狹。
似覺海東濤,頃刻上三硤。
茲辰當改火,每歲已衣裌。
豈意九派天,故絮未可匣。
120
《書飲客言》 宋·李復
御史在前執法后,先生飲酒不濡口。
脫巾露頂兩腳赤,先生飲酒不論石。
試問先生飲何如,舉手指腹此誰測。
東家閉門強偪仄,刻骨膠筋束形跡。
* 關于刻法的詩詞 描寫刻法的詩詞 帶有刻法的詩詞 包含刻法的古詩詞(1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