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刻日的詩詞(740首)
542
《雪詠》 宋·曾鞏
雪花好潔白,不待詠說知。
區區取相似,今古同一辭。
薛能比眾作,小去筆墨畦。
誰能出千載,為雪立傳碑。
543
《東津歸催吳秀才寄酒》 宋·曾鞏
荒城懶出門常掩,春氣欲歸寒不斂。
東鄰咫尺猶不到,況乃傍溪潭石險。
風光得暖才幾日,不覺溪山碧于染。
欣然與客到溪岸,衣幘不避塵泥點。
546
《喜入杉嶺》 宋·李呂
行盡山嶺頭,歡喜入鄉關。
憶昨冒雨去,寒澀亦多端。
處登糧綱船,出入狗竇寬。
水漲泊無岸,水落淺湊灘。
547
《以油煙贈許尉因賦長篇》 宋·李呂
我有堅玉黝而澤,嘗從十八公處得。
蘭膠麝篆積甚勞,佛賬書燈掃何益。
江南務官骨已朽,潘仙久矣尋李白。
誰歟獲此古膠法,持贈茅齋輕尺璧。
548
《舟中》 宋·劉過
下水南風未覺難,我舟不動穩如山。
東西日月尋常事,變化煙云頃刻間。
沙鳥似驚皆退避,椅巒如畫亦渾間。
歸期只俗長安近,屈指何時到北關。
551
《昭君墓》 宋·汪元量
一昔王昭君,遠嫁單于去。
上馬出宮門,琵琶語如訴。
昔為漢宮妃,覓句繞沙磧。
一吟三徘徊,日卓人影直。
553
《吳道子華清宮圖》 宋·朱翌
霜清十月天無風,行宮縹緲祥云中。
重重繡嶺光相通,莊嚴具足無遺功。
泉鳴三湯春蒙蒙,合歡皂莢雙垂紅。
人間塵垢一洗空,玉聲璆然出房櫳。
554
《示同會》 宋·朱翌
無奈春寒老不禁,喜看晴日上窗欞。
群花半露乾坤巧,百刻平分晝夜停。
拄杖有時挑菜甲,桔槔無復問畦丁。
逢春不出何為者,眾醉誰知可獨醒。
555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556
《至后飯客》 宋·朱翌
新陽為我解憂端,梅破南枝雪造寒。
繡刺五紋添日刻,餅炊十字薦春盤。
遣排百念有時盡,邂逅一尊無限歡。
更待小晴拿小艇,蘭漿重酹子陵灘。
557
《過東昌有感》 明·劉基
夜發高唐灣,旦及東昌郭。
喬樹拂疏星,霜飛月將落。
仰觀天宇清,平見原野廓。
白楊號悲風,蔓草杳漠漠。
558
《一年歌》 明·唐寅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
冬寒夏熱最嘆當,寒則如刀熱如炙。
春三秋九號溫和,天氣溫和風雨多。
一年細算良辰少,況且嘆逢美景何。
559
《青山讀書圖》 明·唐寅
湖州得娟俱充襪,我把輕縑試高揭。
東涂西抹出天涯,管領煙霞主風月。
人家聯絡住青山,良朋好友時往還。
讀書比比不出戶,柴門流水聲潺湲。
560
《送李琴川謫臨海》 明·楊基
南風雨來塵作泥,稻花豆莢生初齊。
一人失意解官去,席上眾賓顏色低。
車欲發未忍別,感慨握手立大堤。
綠荷為杯樹為蓋,碧酒蕩漾青琉璃。
* 關于刻日的詩詞 描寫刻日的詩詞 帶有刻日的詩詞 包含刻日的古詩詞(7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