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刺文的詩詞(264首)

    241 《甲戌八月初九夜武康山中洪水驟發越十日漕司》 宋·董嗣杲

    甲戌纏國哀,時屬秋八月。
    近輔馀英山,洪水中夜發。
    狼藉徹旬雨,拔地殊飄忽。
    滔天肆奔迸,變幻起崷崒。

    242 《歸釣吟》 宋·華岳

    我生本是絲綸客,嘗抱絲綸釣王國。
    膠庠雖識姚有虞,載車未遇周西析。
    抱琴歸去古江邊,江頭風月猶依然。
    江風刮岸岸如削,江月照人人未眠。

    243 《奉送知府郎中》 宋·張嵲

    文章足并漢西都,老大時時有著書。
    共嘆微言追正始,不徒能賦似相如。
    代言方佇如綸詔,攬轡今乘刺史車。
    他日來歸司帝制,未應褊狹效王舒。

    244 《客至》 宋·張镃

    麝萱沿徑緣抽牙,文杏飄蹊白覆沙。
    過半春光須愛惜,沓來人事費攔遮。
    妨尋蟻徑看排陣,阻向蜂筒聽報衛。
    癖性杜門猶憚此,刺頭塵土可堪嗟。

    245 《張郎中尤少卿相繼過訪未果往謝先成古詩寄呈》 宋·張镃

    離標無過張戶部,督賦文移多似雨。
    侵晨徑造夢蝶床,冷坐譚詩捐俗語。
    博聞無過尤少卿,議禮辨析紛如爭。
    破午遠到煨芋宇,抵掌談事非今情。

    246 《碧瀾堂》 明·張羽

    藹藹層城陰,彌彌溪流漫。
    問誰所構堂,軒窗傍高岸。
    答云唐刺史,文采當時冠。
    華筵勢獨高,賓佐俱才彥。

    247 《再用韻和子瞻》 宋·孔武仲

    堂堂司寇公,族姓原自古。
    支流入漢唐,浩渺無尋處。
    子瞻得家法,自少不勤苦。
    戲劇入場屋,名聲振寰宇。

    248 《次韻鮮于晉伯清明日過水南》 宋·晁公溯

    又賦斜川五日詩,行將去此欲何之。
    一年春事倉庚報,萬里鄉心杜宇知。
    筆力早衰無痛快,詞源漸老乏經奇。
    文章子駿惟君似,學到揚州刺史時。

    249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250 《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宋·陳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趙侯來守南清漳。
    下車百事所未遑,先務化原修泮宮。
    發帑市材鳩眾工,改偏易陋規模洪。
    大門復舊正當陽,直挹名第真仙峰。

    251 《和樞上人評詩》 宋·陳宓

    贈我古錦囊,詩卷若筍束。
    吟頭久不掉,邂逅適我欲。
    刺眼訝龍蛇,遠意追鴻鵠。
    陋語固自愧,高詞敢虛辱。

    252 《贈葉宗貴一山》 宋·方回

    一山葉翁七十二,齒牙禿缺面不媚。
    忽然袖詩叩我門,偏貝疇能辦茲事。
    才德豈關貌妍丑,西子□□孟光膩。
    三十年許舊相識,翁攝官霅我半刺。

    253 《呈吳門王治中元俞都中參政伯大孫先人同榜》 宋·方回

    君家兩參預,漢代韋平民。
    留耕而耕存,惟有是以似。
    乃祖忠文公,補天扶國是。
    乃父敬愍侯,浮海將使指。

    254 《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 宋·方回

    飛鴻離魚網,玉石有俱焚。
    冥冥豈無志,鬼物妒玙璠。
    今代趙廣漢,誰歟哀王孫。
    粹然東南稟,頑薄推廉敦。

    255 《送西湖書院趙山長》 宋·方回

    東南大郡莫如杭,其西有湖夸錢唐。
    兩賢刺史一隱士,春秋祠祀專烝嘗。
    芙蓉楊柳鷗鷺傍,四時不絕炷瓣香。
    后來好事者不作,屋摧階圮莓苔荒。

    256 《送仇仁近持山村圖求屋貲》 宋·方回

    浪多年二十,是事弗如之。
    老我初登第,聞君早解詩。
    風霜懸齒頰,錦繡簇肝脾。
    才是通漫刺,誰非獻屈卮。

    257 《謁翁丈四十韻》 宋·李處權

    之子儒林杰,斯文國士稱。
    詞章曹植擅,典故叔孫能。
    秉哲中逾曠,撝謙外匪矜。
    世家非冠玉,人物是壺冰。

    258 《行之金部既獲奉祠之請歸赴大阮之約詩以高之》 宋·李處權

    阮籍頗推咸,謝安已舉玄。
    盛事如昨日,風流想當年。
    嶷嶷次對公,人物藝且賢。
    文忠命世豪,植本浚其源。

    259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260 《緣識》 宋·宋太宗

    妙手彈琴無向束,知之修煉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歸,弦頭制度相催促。
    左手抑揚禁淫邪,右手徘徊堪瞻矚。
    法於天,象於地,

    * 關于刺文的詩詞 描寫刺文的詩詞 帶有刺文的詩詞 包含刺文的古詩詞(2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