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刺山的詩詞(593首)
102
《山行》 宋·晁公溯
白沙素石凈無泥,橘刺藤梢已不迷。
牛放遠山連雁鶩,蛙鳴廢沼下鳧鹥。
終年去國空彈鋏,盡日看云且杖藜。
久客諸侯成底事,幸逢寬政免推擠。
103
《贈葉宗貴一山》 宋·方回
一山葉翁七十二,齒牙禿缺面不媚。
忽然袖詩叩我門,偏貝疇能辦茲事。
才德豈關貌妍丑,西子□□孟光膩。
三十年許舊相識,翁攝官霅我半刺。
104
《送西湖書院趙山長》 宋·方回
東南大郡莫如杭,其西有湖夸錢唐。
兩賢刺史一隱士,春秋祠祀專烝嘗。
芙蓉楊柳鷗鷺傍,四時不絕炷瓣香。
后來好事者不作,屋摧階圮莓苔荒。
107
《挽愛山李德夫》 宋·舒岳祥
不為時新刺繡紋,鵠袍鶴發自相北。
襄陽須有漢耆舊,彭澤終為晉隱淪。
往往名場躋后輩,時時相袞問斯人。
如今天道平如概,得失榮枯一幻塵。
108
《刺少年行》 宋·蘇籀
重仍印組矜蟬聯,豐屋藻井松桷梴。
金鈿翠屏珠串箔,椽燭高檠玳瑁筵。
熾紅麒麟沈水爐,鳳紋錦褥須彌氈。
瑣窗犀案炫珍具,瑤瑛紅珀瑩杯棬。
110
《愛山堂》 宋·曾豐
南有刺蓐,又有刺竹。
有刺竹矣,無刺蓐矣。
彼竹何族,有刺如簇。
蹴之者瘃,天委彼酷。
誰使爾蹴,爾瘃誰讟。
達者蹈足,恚者仄目。
斧斤俶俶,自貽伊蝮。
天道好復,況利于竹。
111
《愛山堂》 宋·曾豐
南有刺竹,又有刺木。
有刺木矣,無刺竹矣。
彼木何族,有刺如簇。
觸之者衂,天委彼酷。
誰使爾觸,爾衂誰讟。
達者鼓腹,歜者裂肉。
斧斤畟畟,自貽伊毒。
天道好復,況利于木。
113
《浩歌》 唐·李賀
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
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緗煙。
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
春天寫景抒懷
115
《雜曲歌辭·鳳歸云》 唐·滕潛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樹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
飲啄蓬山最上頭,和煙飛下禁城秋。
曾將弄玉歸云去,金翿斜開十二樓。
117
《游法華寺》 唐·宋之問
薄游京都日,遙羨稽山名。
分刺江海郡,朅來征素情。
松露洗心眷,象筵敷念誠。
薄云界青嶂,皎日鶱朱甍。
119
《稱心寺》 唐·宋之問
步陟招提宮,北極山海觀。
千巖遞縈繞,萬壑殊悠漫。
喬木轉夕陽,文軒劃清渙。
泄云多表里,驚潮每昏旦。
* 關于刺山的詩詞 描寫刺山的詩詞 帶有刺山的詩詞 包含刺山的古詩詞(5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