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刺事的詩詞(366首)

    201 《和人無題(二首)》 明·王逢元

    兩日閑心夢里寬,一春花事雨中殘。
    垂楊不解青絲結,明月先虧白玉盤。
    琴調思長和淚鼓,鏡銅衰盡帶愁看。
    頻過女伴顛狂甚,故著羅裙刺合歡。

    202 《初食楊梅》 明·楊循吉

    楊梅本是我家果,歸來相對嘆先作。
    往來南北將十年,久不餐汝幾忘卻。
    憶從年少在吳中,食以成傷難療藥。
    年年端午即有之,街頭賣折先附郭。

    203 《長安道》 明·于慎行

    東出灞陵橋,回望長安道。
    煙花萬戶暖風輕,羅綺千門明月曉。
    漢家宮闕郁岧峣,碧閣珠樓倚絳霄。
    丞相衣冠蒼玉佩,將軍甲第赤欄橋。

    204 《哭許阿大靈長》 明·虞淳熙

    病眼昏如霧,變雨灑絜霖。
    聞子畀過門,椎枕一聲哭。
    龍井張春筵,送客仰華屋。
    長揖辭此世,云返下宮宿。

    205 《初夏曉起》 明·張祥鳶

    已知無客到,亦復啟晨扉。
    刺水新秧長,從人乳燕飛。
    書聲隔篁竹,荷氣透絺衣。
    百畝欣常稔,無嗟生事微。

    206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207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08 《送長蘅偕計北上二首》 明·鄭胤驥

    平生少年時,嬉游愛冬至。
    癡兒三五群,狂縱無復忌。
    爾來漸老大,遂覺情懷異。
    不惜事業賒,不惜居諸費。

    209 《贈張公洲革處士》 唐·李白

    列子居鄭圃,不將眾庶分。
    革侯遁南浦,常恐楚人聞。
    抱甕灌秋蔬,心閑游天云。
    每將瓜田叟,耕種漢水濆。

    210 《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首》 宋·蘇軾

    半醒半醉問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西。
    總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蔥葉送迎翁。
    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

    211 《劉貢父見余歌詞數首,以詩見戲,聊次其韻》 宋·蘇軾

    十載飄然未可期,那堪重作看花詩。
    門前惡語誰傳去,醉後狂歌自不知。
    刺舌君今猶未戒,灸眉吾亦更何辭。
    相從痛飲無余事,正是春容最好時。

    212 《劉貢父見余歌詞數首以詩見戲聊次其韻》 宋·蘇軾

    十載漂然未可期,那堪重作看花詩。
    門前惡語誰傳去,醉后狂歌自不知。
    刺舌君今猶未戒,灸眉我亦更何辭。
    相従痛飲無余事,正是春容最好時。

    213 《次韻子由送趙?幾歸覲錢塘遂赴永嘉》 宋·蘇軾

    歸舟轉河曲,稍見楚山蒼。
    候吏來迎客,吳音已帶鄉。
    言従謝康樂,先獻魯靈光。
    已擊三千里,何須四十強。

    214 《惠守詹君見和復次韻》 宋·蘇軾

    已破誰能惜甑盆,頹然醉里得全渾。
    欲求公瑾一囷米,試滿莊生五石樽。
    三杯卯困忘家事,萬戶春濃感國恩。
    刺史不須邀半道,籃輿未暇走山村。

    215 《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 宋·蘇軾

    我在東坡下,躬耕三畝園。
    君為尚書郎,坐擁百吏繁。
    鳴蛙與鼓吹,等是俗物喧。
    永謝十年舊,老死三家村。

    216 《答任師中家漢公(一題:奉和師中丈漢公兄見》 宋·蘇軾

    先君昔未仕,杜門皇祐初。
    道德無貧賤,風采照鄉閭。
    何嘗疏小人,小人自闊疏。
    出門無所詣,老史在郊墟。

    217 《奉陪贈附馬韋曲二首》 唐·杜甫

    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
    綠尊雖盡日,白發好禁春。
    石角鉤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

    218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 宋·王安石

    葉侯越著姓,胄出實楚葉。
    縉云雖窮遠,冠蓋傳累葉。
    心大有所潛,肩高未嘗脅。
    飄飄凌云意,強御莫能懾。

    219 《寄曾子固》 宋·王安石

    吾少莫與何,愛我君為最。
    君名高山岳,嵑樂嵩與泰。
    低心收憃友,似不讓塵境。
    又如滄江水,不逆溝畎澮。

    220 《急足集句》 宋·王安石

    年去年來來去忙,倚他門戶傍他墻。
    一封朝奏緣何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 關于刺事的詩詞 描寫刺事的詩詞 帶有刺事的詩詞 包含刺事的古詩詞(3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