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別愿的詩詞(780首)

    601 《送韓六玉汝宰錢塘》 宋·梅堯臣

    頃尋高士廬,正值浸湖雪。
    雪中千萬峰,參差縣前列。
    僧居或隱見,岸樹隨曲折。
    驚鳧如避人,遠向寒煙滅。

    602 《送張圣民學士知登州》 宋·梅堯臣

    慕君才行美,風義亦倜儻。
    在遠恨未逢,既近不屢往。
    非以近為輕,恃易遂成曩。
    倏為東牟守,別我駐征鞅。

    603 《姑蘇雜詠 洞庭山》 明·高啟

    朝登西巖望太湖,青天在水飛云孤。
    洞庭縹緲兩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壺。
    嘗聞此山古靈壤,蛇虎絕跡歡樵夫。
    濤聲半夜恐魂夢,石氣五月寒肌膚。

    604 《答衍師見贈》 明·高啟

    衍師本儒生,眉骨甚疏峭。
    軒然出人群,快若擊霜鷂。
    早嘗垂長紳,挾冊誦周邵。
    欲陳興壞端,往應乞言詔。

    605 《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 明·高啟

    八月望夜天如藍,海色卷霧山收嵐。
    玉盤元沉龍窟底,忽起萬丈誰能探。
    初來空中光尚濕,霜娥寒鬢風旂嵒。
    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氣秋相涵。

    606 《贈楊滎陽》 明·高啟

    嘉陵美山水,亦復富文彥。
    楊君產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藝林選。
    客屈稷下談,王邀鄴中宴。

    607 《詠苑中秦吉了》 明·高啟

    不獨能言異凡鳥,最愛佳名呼吉了。
    雕籠幾度學雞鳴,驚起煙花六宮曉。
    駕來別院未知迎,先聽遙呼萬歲聲。
    愿把春風一杯酒,從今莫聽上林鶯。

    608 《除夕客中憶女》 明·高啟

    別家非愿久,回首已徂年。
    今夜寒齋雪,何人聽折弦?

    609 《主客行》 明·高啟

    主人楚歌客楚舞,落日黃云雁聲苦。
    笑拂腰間寶劍光,美人滿堂色如土。
    大兒北海人中奇,小兒能讀曹娥碑。
    相逢且莫嘆貧賤,但愿有酒無別離。
    君不見平原墓上生秋草,國士無窮道傍老。

    610 《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明·高啟

    前年吳門初解兵,君別故國當西行。
    有司臨門暮驅發,道路風雨啼孩嬰。
    倉皇不敢送出郭,執手暫立懷憂驚。
    我時雖幸脫鋒鏑,亂后生事無堪營。

    611 《缺門還王三兄師文》 宋·晁說之

    生民本羇旅,何以娛今朝。
    風雨崤澠道,離別秋冬交。
    忽復有好懷,故人道旁招。
    如狂語錯亂,疑夢情飄飄。

    612 《送杜通直乞罷無極南歸》 宋·晁說之

    青堂帳下白題歌,王師城外橫天戈。
    白首國母契丹女,泣問王師來謂何。
    將軍突騎擅府庫,羌兒逃死獨峰駝。
    軍中即日拜太守,兜鍪未脫群冠峨。

    613 《送戚維戚綸之閬州亳州》 宋·王禹偁

    古人貴道德,豈以祿位拘。
    有道不在位,顏回舜之徒。
    無德殃且至,商受為獨夫。
    以此固名節,富貴安足圖。

    614 《東門送郎吏行寄承旨宋侍郎》 宋·王禹偁

    西門送仆射,鞍馬照路光。
    南門送貳卿,冠蓋遙相望。
    東門送郎吏,艤舟隋堤傍。
    郎吏誠隔品,同直白玉堂。

    615 《寄湯伯紀侍郎二首》 宋·劉克莊

    仗下鳴曾驚眾聽,省中語不愿人傳。
    騷留屈子芳菲在,史視胡公糞土然。
    士到后凋方見節,世除勇退別無仙。
    遙知洛下諸君子,應笑儂詩老放顛。

    616 《送方蒙仲赴辟江圖分韻得既字》 宋·劉克莊

    昔忝玉麟招,主君解衣衣。
    于時事會來,中原方鼎沸。
    封侯命大謬,更仆談未既。
    俯仰四十年,歲月堪累欷。

    617 《寄王正叔》 宋·王令

    形骸飫饜城市勞,思得遠去與俗逃。
    借來馬病行欲到,著鞭迫急翻奔跳。
    連綿半日走十堠,急雨隨濕衣與袍。
    到家覓火烘衣濕,亟書名紙揮墨毫。

    618 《對月憶滿子權》 宋·王令

    長風掠海來,吹月散百鏈。
    青天豁四碧,云靄不容緣。
    窗軒颯先秋,露氣入簟扇。
    寬庭生夜涼,蚊口不得擅。

    619 《寄姊夫焦韞叔兼簡三姊》 宋·王令

    風舟挽晴江,載客日夜行。
    身遠心在家,腹腸何由平。
    未知所到期,先計還歸程。
    時尋別時語,涕淚下縱橫。

    620 《邛州俯聽三省堂》 宋·文同

    將欲言治人,必先由正身。
    身正人自治,此化行如神。
    總總群圣書,論說尤諄諄。
    后賢守為法,不敢忘逡巡。

    * 關于別愿的詩詞 描寫別愿的詩詞 帶有別愿的詩詞 包含別愿的古詩詞(7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