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別別的詩詞(4509首)

    581 《送唐別駕赴郢州》 唐·皇甫冉

    莫嘆辭家遠,方看佐郡榮。
    長林通楚塞,高嶺見秦城。
    雪向峣關下,人從郢路迎。
    翩翩駿馬去,自是少年行。

    582 《送榮別駕赴華州》 唐·皇甫冉

    直到群峰下,應無累日程。
    高車入郡舍,流水出關城。
    草色田家迥,槐陰府吏迎。
    還將海沂詠,籍甚漢公卿。

    583 《又得云字(一作張繼詩,題作留別)》 唐·皇甫冉

    何事千年遇圣君,坐令雙鬢老如云。
    南行更入深山淺,岐路悠悠水自分。

    584 《魯山送別(一作劉長卿詩)》 唐·皇甫冉

    凄凄游子若飄蓬,明月清樽只暫同。
    南望千山如黛色,愁君客路在其中。

    585 《之京留別劉方平》 唐·皇甫冉

    客子慕儔侶,含凄整晨裝。
    邀歡日不足,況乃前期長。
    離袂惜嘉月,遠還勞折芳。
    遲回越二陵,回首但蒼茫。
    喬木清宿雨,故關愁夕陽。
    人言長安樂,其奈緬相望。

    586 《送元晟歸潛山所居(一作送王山人歸別業)》 唐·皇甫冉

    深山秋事早,君去復何如。
    裛露收新稼,迎寒葺舊廬。
    題詩即招隱,作賦是閑居。
    別后空相憶,嵇康懶寄書。

    587 《贈別(一作贈寄權三客舍)》 唐·皇甫冉

    南橋春日暮,楊柳帶青渠。
    不得同攜手,空成意有馀。

    588 《題竹扇贈別》 唐·皇甫冉

    湘竹殊堪制,齊紈且未工。
    幸親芳袖日,猶帶舊林風。
    掩笑歌筵里,傳書臥閣中。
    竟將為別贈,寧與合歡同。

    589 《早發中嚴寺別契上人》 唐·皇甫冉

    蒼蒼松桂陰,殘月半西岑。
    素壁寒燈暗,紅爐夜火深。
    廚開山鼠散,鐘盡嶺猿吟。
    行役方如此,逢師懶話心。

    590 《送別》 唐·劉方平

    華亭霽色滿今朝,云里檣竿去轉遙。
    莫怪山前深復淺,清淮一日兩回潮。

    離別寫人生活

    591 《送別》 唐·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離別送別柳樹

    592 《九日送別》 唐·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重陽節離別飲酒

    593 《出青門往南山下別業》 唐·薛據

    舊居在南山,夙駕自城闕。
    榛莽相蔽虧,去爾漸超忽。
    散漫馀雪晴,蒼茫季冬月。
    寒風吹長林,白日原上沒。

    594 《古別離》 唐·姚系

    涼風已裊裊,露重木蘭枝。
    獨上高樓望,行人遠不知。
    輕寒入洞戶,明月滿秋池。
    燕去鴻方至,年年是別離。

    595 《潯陽陶氏別業》 唐·劉昚虛

    陶家習先隱,種柳長江邊。
    朝夕潯陽郭,白衣來幾年。
    霽云明孤嶺,秋水澄寒天。
    物象自清曠,野情何綿聯。
    蕭蕭丘中賞,明宰非徒然。
    愿守黍稷稅,歸耕東山田。

    596 《銓試后征山別業寄源侍御》 唐·殷寅

    別業在征山,登高望畿甸。
    嚴令天地肅,城闕如何見。
    藹藹王侯門,華軒日游衒.幸逢休明代,山虜尚交戰。
    投策去園林,率名皆拜選。

    597 《河陽橋送別》 唐·柳中庸

    黃河流出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
    若傍闌干千里望,北風驅馬雨蕭蕭。

    598 《南溪別業》 唐·蔣冽

    結宇依青嶂,開軒對綠疇。
    樹交花兩色,溪合水同流。
    竹徑春來掃,蘭尊夜不收。
    逍遙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599 《別李季友》 唐·王季友1

    棲鳥不戀枝,喈喈在同聲。
    行子馳出戶,依依主人情。
    昔時霜臺鏡,丑婦羞爾形。
    閉匣二十年,皎潔常獨明。
    今日照離別,前途白發生。

    600 《還山留別長安知己》 唐·王季友1

    出山不見家,還山見家在。
    山門是門前,此去長樵采。
    青溪誰招隱,白發自相待。
    惟馀澗底松,依依色不改。

    * 關于別別的詩詞 描寫別別的詩詞 帶有別別的詩詞 包含別別的古詩詞(45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