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眾草樹,等是氣所囿。蓬茅一何荒,桃李一何秀。榮悴固不齊,受命了無繆。所以山中人,翩然拂歸袖。
往年鄭子真,口語掛吏文。寧知世間事,變化紛如云。有司出納吝,但守吾見聞。參互漏一錢,怒氣欲嚼齦。
我本耕田夫,老矣紆郡章。頭童齒欲豁,顧視俱茫茫。胸中了無有,寧敢高頡頏。牧民如牧羊,惟恐隳官常。
吾仕竟三黜,吾氣竟再鼓。百年會有極,等作一捧土。寧當友魚蝦,勿謂怒豺虎。靜中試遐觀,一一皆自取。
他山有高梧,摵摵入涼吹。物情競趨新,不覺失故翠。吾生夫何如,坐為有身累。青山久蹉跎,白發竟憔悴。
后有兒如許,前瞻祖自然。詩書三世驗,鄉黨一辭賢。遂失升堂愿,徒供相柩篇。吾衰真久矣,祗此亦關天。
忍窮能到骨,何物可愁翁。守口雙奩靜,抄書萬卷空。朝天尊粟氏,勝地說壺公。脫屣俱無滯,斑衣淚自紅。
太息君侯有祖風,樽樽五載簿書業。功臣昔繪云臺上,循吏今標漢傅中。綠水江風送行色,紫金親月照孤忠。預人家國非吾事,但喜詩書氣味同。
晝繡歸來自帝京,魁星雙照錦官城。持衡稱職真以事,勸駕何功亦與榮。細與論文重款接,要看落筆更縱橫。我歸便作江湖計,試目需君輔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