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持危國,無人識素書。屢驚時易失,更覺意難如。莽莽旌旗暗,紛紛組綬紆。白云一天地,今日又遷居。
結束趨安地,征營報急書。諸軍聞好在,元帥竟何如。歲晏風云慘,天低領海紆。悲歌撫長劍,吾道敢懷居。
外子惟知愧可攻,羨公八十未衰癃。曾孫喜見親文褓,尚想當年擲鏡翁。
日者因回使,人才致一書。有懷那再寫,為況又何如。賈傅長沙國,陶公五柳廬。文章且難進,可向友朋疏。
我愛長沙國,全如洛與伊。諸公早聞道,老我謾耽詩。憶昨相追逐,何知有別離。湘西一回首,莽莽便天涯。
府谷我先契,諸公吾輩流。懸知盍簪際,頗解憶人不。蕙逐光風轉,鸎啼出谷幽。因聲煩為我,傳寫寄荊州。
想見湘西路,扶疏夏木長。佛龕鐘磬寂,書屋簡編香。破霧穿晨屨,沖風喚晚航。向居嫌是客,今夢卻同鄉。
平生結得楮生緣,覓句抄書日費捐。只有夜窗宜暫舍,也須包裹伴幽眠。
瑟縮從渠體尚生,不妨欹擁度天明。書生活計能消底,太息牛衣王仲卿。
度夕陰風吹扊扅,布衾如鐵念嬌兒。夜來例拜奇溫賜,但覺安眠曉不知。
識字誰令勝爛奚,自應無褐更無衣。宵安亦念明朝計,兒報屋檐生早暉。
上天憐久旱,赫日變濃陰。要使今年熟,須成三日霖。蕭疏財卻暑,點滴謾過林。問我無田客,那懷閔雨心。
書擔隨身又入山,危途步步轉頭看。近于瀟上二三里,難似江西十八灘。
青春踏過洛陽塵,今卻尋盟鄭子真。天下方酣施奪事,村中自有遜耕民。
見說三閒松下屋,更無長物累中心。難忘獨有南風操,時到溪山一鼓琴。
隔一青山能幾里,頻頻聚首約方來。生涯冷淡渾如此,輸與斑衣學老萊。
吾年五十五,汝生方九年。雖知得子晚,亦擬壽家傳。立己要莊重,存心無躁偏。人皆可向上,從否勿歸天。
澹澹池中華,離離池上樹。緬懷龍山翁,婆娑此成趣。相招桃源舟,蹇予莫能赴。翁今為飛仙,乘云還帝所。
淅米劍頭炊。枵腹雷鳴出險詩。詩客眼高輕視鶴,如雞。終是雞群有等威。供飼不如期。柰此瓶儲告盡時。也勝劈琴饞俗子,充饑。窮餓相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