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剛性的詩詞(116首)
102
《鐵拄杖次韻答趙侍郎》 宋·鄧深
非竹非藤性最剛,鐵君風骨凜秋霜。
清堅閱世千年久,正直持身九節長。
宜向山林扶矍鑠,難隨車馬入康莊。
只愁雷電搜蛟蜃,并及新詩不許藏。
104
《哭從兄良遇》 宋·方回
先祖五男子,其下八男孫。
白首涉患難,僅余二老存。
兄昔健如虎,行步疾飛奔。
長眉具壽相,修髯當風掀。
105
《五月理抵舊隱》 宋·方回
柳萌整征鞍,杏熟卸歸馱。
風帆輟湘游,云屋返黟臥。
天暮室人瘦,地荒園叟惰。
長男近弄瓦,累重詎足賀。
106
《池亭秋思》 宋·方回
憶昨困炎蒸,衣單猶欲臝。
秋氣□□涼,飲可讀亦可。
稍久罄瓶罌,猝難致肴果。
亦欲理蠹卷,未易啟澀鎖。
107
《再和二首》 宋·郭印
魚跳須過龍門,虎驟不從兔徑。
上士聞道勤行,豈以難能為病。
固守滿堂之珍,肯使如瓶之罄。
對境一念不萌,應緣六根皆凈。
108
《洪鐘歌》 宋·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雖含響,擊即通,十方諸佛應聲中。
109
《緣識》 宋·宋太宗
妙手彈琴無向束,知之修煉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歸,弦頭制度相催促。
左手抑揚禁淫邪,右手徘徊堪瞻矚。
法於天,象於地,
110
《緣識》 宋·宋太宗
若言筆法窮絕藝,書一字,至百字,八法從前亦非細。
分間布白要審詳,濃淡均勻看可戲。
一則一,二則二,
111
《緣識》 宋·宋太宗
龍虎剛柔隱圣方,一時和合運陰陽。
周知配類無疏失,物性從來理自長。
鼎里花開裝五彩,心明火候制三黃。
更能通得華池妙,南北東西不可當。
112
《詠石得天字》 宋·宋無
肢胍昆侖析,胚渾混沌先。
靈分玄島峙,秀聚景云群。
覆壓風雷窟,枝撐宇宙穿。
崚嶒欹條霧,歷吵聲蘿煙。
114
《皇甫一首》 宋·蘇籀
吏部初學除陳言,學成理達無可刪。
腐朽點化皆不凡,有如黃河出崑崙。
魚龍萬怪隨濤奔,志氣剛偉充乾坤。
灌溉所短夸雄渾,篇什性情禮義根。
115
《送孫莘老移知南京》 宋·曾豐
稚年曾未睹風標,瀚海初聞拔俊髦。
國子先生曾并席,蓬萊學士看揮毫。
量涵萬頃滄溟闊,氣吐千尋太華高。
述性妙思窮孔孟,指南余藻屈雄褒。
* 關于剛性的詩詞 描寫剛性的詩詞 帶有剛性的詩詞 包含剛性的古詩詞(1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