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劉的詩詞(3124首)

    621 《和對與顧龍山探梅四首》 宋·

    玉骨冰肌淑且真,只應姑射可為鄰。
    東風次第吹桃李,輸與儂愛第一春。

    622 《和對與顧龍山探梅四首》 宋·

    山行未愜此情真,問訊寒梅到比鄰。
    但有疏花印寒月,不妨自是一家春。

    623 《和對與顧龍山探梅四首》 宋·

    費盡鉛華總失真,色香清絕兩無鄰。
    待渠經始和羹了,乞與無邊草木春。

    624 《送薄秩滿東歸》 宋·

    一官簿領十年間,此去青云手可攀。
    勝日西湖浮畫舫,頻將卮酒酹孤山。

    625 《憶昨行寄呈法曹》 宋·

    憶昨太守宣城陳,人物風流法從臣。
    太息官倉取無藝,要與邑民圖久計。
    總將一石計其贏,三斗八升為定制。
    厥初號令發雷霆,奉行誰敢圭撮增。

    626 《次圣與游土山韻》 宋·

    巨浸邑東南,西北起培塿。
    意恐七澤翻,遺此鎮其后。
    我來雪霜降,陽和開歲首。
    平波十萬頃,如鏡照妍丑。

    627 《和圣與顧龍山約客韻》 宋·

    詩筒四出走中涓,詩句萬選如青錢。
    曰余借舟期七賢,共嗅梅花咀芳鮮。
    津頭幾度喚長年,晝眠乃若經笥邊。
    舉頭爭雪風中旋,瞪視不見山之顛。

    628 《天馬歌書子淮海秋思詩藁后》 宋·

    貳師城空渥洼涸,百年徒費秦川榷。
    眼明見此玉花驄,畫工如山筆難貌。
    朔風號,朔雪舞,交河水冰連后土。

    629 《挽季文》 宋·

    斷岸扁舟去,中林好事家。
    扣門無倦色,安土足生涯。
    國寵期金紫,家聲振玉砂。
    如何年不百,泣淚濕飛花。

    630 《挽通倅由正二首》 宋·

    質粹言無玷,官清政有方。
    能令邦國活,可但海沂康。
    別乘歸何早,閑堂堂未央。
    傷心瀨陽路,月澹生茫茫。

    631 《挽通倅由正二首》 宋·

    論姓名先薛,談經我愧匡。
    同登太常第,更接鄭公鄉。
    別恨驚三紀,還書欠幾行。
    猶馀清夜夢,載月渡滄浪。

    632 《趣圣與寓王甫杜墅》 宋·

    門外平湖百頃寬,庭前翠竹繞欄干。
    鳥啼花笑四時好,幾爭窗明六月寒。
    賸可琴書供晝永,不妨弦管到更闌。
    留行莫為歌楊柳,作計應須趁牡丹。

    633 《題文簡所藏墨梅卷》 宋·

    煙雨和成宛擅場,新來翻著雪衣裳。
    以吾不可學渠可,善學楊君祗此郎。

    634 《趣倅對與建第》 宋·

    鷦鷯巢枝寬,大鵬瀋海窄。
    不齊物之情,大小貴安宅。
    一區揚子云,衡宇陶彭澤。
    何妨輪鞅稀,所憎廛市迫。

    635 《用前五字韻趣圣與建第》 宋·

    君不見茅屋下,四壁床敷窄。
    又不見朱門中,金碧鎖空宅。
    宅成更欲致良材,水浮陸走空山澤。
    茅屋區區誠已疏,朱門汲汲彼何迫。

    636 《和酬監岳》 宋·

    四十余程到庾磁,到來無日不看山。
    誓持冰雪松筠操,肯學春風桃李顏。
    一飯不忘三祝處,瓣香何慊二忠間。
    梵宮咫尺騷壇近,猶愿奚囊續往還。

    637 《喜主簿歸》 宋·

    同是青藜一祖來,晚成天欲成其才。
    家里傳虎榜承渥,人說犧經舊屢魁。
    春色風流都羨柳,歲寒事業莫過梅。
    誰憐歷落如蕡者,閒把離騷嚥一杯。

    638 《餞李叔飛赴朔齋招》 宋·

    五侯之鯖紫駝峰,鹿鹿斗饤難爭雄。
    世多果腹鮮知味,北斗以南推朔翁。
    桂林延入蓮花叢,相邀皓月烹清風。
    詎羨鮓麋與胹熊。
    座有一珍群品空,舂容樽俎須卻戎,海戢鯨波列上功。

    639 《譏秘監獻佞固灶》 宋·

    白玉堂中翰墨師,忍令奏牘玷涂碑。
    向時剛道梅花累,今累梅花自不知。

    640 《迎謁朔齋□提舉行部》 宋·許月卿

    百城奔走候車塵,庚節光華婺水濱。
    人望朔齋春有腳,家傳元佑水無心。
    天低日近霜華曉,地僻臘殘梅蕊春。
    愿得家再忠肅,前為伊鼎后商霖。

    * 關于劉的詩詞 描寫劉的詩詞 帶有劉的詩詞 包含劉的古詩詞(31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