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切問的詩詞(246首)
101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102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06
《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歲在丁未,與故人東》 金朝·蔡松年
余言,懷衛間風氣清淑,物產奇麗,相約他年為終焉之計。
爾后事與愿違,遑遑未暇。
故其晚年詩曰,夢想淇園上,春林布谷聲。
又曰,故交半在青云上,乞取淇園作醉鄉,蓋志此也。
109
《梅》 宋·華岳
衰蘭枯荷了秋色,幾向寒梢問消息。
溪橋交馬斷腸時,翠袖佳人日暮歸。
玉面亭亭漢宮樣,一見風流慰心賞。
寒標孤絕太無情,誰為移春上玉京。
月華凄切霜華白,夜半飄香度簾額。
寄聲橫笛且休吹,愁殺江南未歸客。
120
《庵居》 宋·釋仲皎
啼切孤猿曉更哀,柴門半掩白云來。
山童問我歸何晚,昨夜梅花一半開。
無地卓錐生計難,且空雙手到林間。
猥隨碧水瞻明月,堅訂白云賒好山。
巖石空邊依草舍,藤蘿低處著松關。
年來老去知何許,合向人間占斷閑。
* 關于切問的詩詞 描寫切問的詩詞 帶有切問的詩詞 包含切問的古詩詞(2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