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切感的詩詞(178首)

    161 《岷峨嘆》 宋·程公許

    出門厭氛囂,歸臥集萬感。
    憑高一以眺,忽覺岷峨慘。
    岷發報山色千古同,非煙非霧愁瀋濛。
    杜陵昔歡珠玉走,彼猶有幸天府供。

    162 《高宗皇帝韋杜三詩御書贊》 宋·岳珂

    古者賦詩,惟以言志。
    或陳卒章,或摭首意。
    惟圣秉籙,啟于多艱。
    北鄉之悲,鑾輿未還。

    163 《和袁尚書韻》 宋·吳潛

    珠琲無煩費斗量,家家潑撒不珍藏。
    渾疑入臘梅花放,已卜來年稻顆香。
    萬感固知由氣類,一根元只自心秧。
    天憐老子憂民切,將變荒州作富穰。

    164 《挽觀登使鄭尚書》 宋·李曾伯

    憶昨從游日,烏奴桃李春。
    通家聯雅好,入幕而佳賓。
    綠野歸心切,丹山舊跡陳。
    九原多感愴,掩袂重傷神。

    165 《甲申寧廟挽詞》 宋·李曾伯

    自聽山東詔,甘泉息夜煙。
    璽膺新玉帛,圖貢舊山川。
    望切堯民日,憂形杞國天。
    中原尤感泣,不獨老臣然。

    166 《長孺因吾二詩有負米分鄰之語因又次韻餞其歸》 宋·陳著

    紛紛薄俗事輕辱,自喜衰年德有鄰。
    危世孤兒華發母,歸舟百里碧波春。
    不因噬指感懷切,肯學嘔心搜句新。
    娛舞慈庭應細說,丹山筍蕨正宜人。

    167 《賀傅寺丞喜雨二十六韻》 宋·陳淳

    去冬九旬已渴雨,那意今春渴尤苦。
    自開正元越三月,生意全蟄不闖吐。
    陽威烈烈熾盛夏,田野熬熬劇焦釜。
    新秧既長且乾萎,播種無由可入土。

    168 《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宋·陳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趙侯來守南清漳。
    下車百事所未遑,先務化原修泮宮。
    發帑市材鳩眾工,改偏易陋規模洪。
    大門復舊正當陽,直挹名第真仙峰。

    169 《次樓宗簿禱雨韻》 宋·陳宓

    農家累月望云霓,多謝賢侯懇切祈。
    群望三旬幾遍走,百川一夜忽東之。
    天心感格直堪必,歲事豐登尚可期。
    和氣致祥非誕語,愿將此意播聲詩。

    170 《送鄒給事》 宋·陳宓

    皇天佑我宋,袞袞生巨人。
    正學邁賈董,彤庭親選掄。
    聲名喧宇宙,勛業見寅亮。
    偉哉呂與李,王陳踵經綸。

    171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天地不仁,人心招感。
    田稼如云,一風消散。
    農家血淚流,肝腸斷。
    惟有林間衲子,有亦不知,

    172 《癸酉春僑居無為寺歸云閣以十五游方今五十為》 宋·釋行海

    十五游方今五十,客亭楊柳感人多。
    江山是處逢春好,風月關情奈老何。
    冒雨花開新接樹,銜泥燕補舊營窠。
    故園昨夜思歸切,聽得櫂船人唱歌。

    173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174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宋·釋宗杲

    云門舉起竹篦,禪和切忌針錐。
    鸞鳳不棲荊棘,{左感右鳥}{左感右鳥}偏守空池。

    175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176 《奉陪府公賽雪橋公廟紀事兼呈粹幕諸君》 宋·蘇頌

    北走出都門,寒坰冒初雪。
    言瞻漢三公,嚴祠奉遺烈。
    襜帷未行春,首茲薦腥血。
    念昨冬愆陽,時風少凝冽。

    177 《讀晦翁遺文悽愴有作》 宋·孫應時

    先生千載人,浩氣隘穹壤。
    早薄聲利交,超然傲塵鞅。
    飲酒讀離騷,追游必豪克。
    風月飽高吟,云泉擅奇賞。

    178 《題愍孝廟次王龜齡韻》 宋·喻良能

    曹娥卓行傳豐碑,越人往往貴女兒。
    建炎蔡氏有孝子,事比孝子尤環奇。
    自從結發讀書史,倜儻不受靮與羈。
    乃翁詿誤落囹圄,疚心疾首泣以悲。

    * 關于切感的詩詞 描寫切感的詩詞 帶有切感的詩詞 包含切感的古詩詞(1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