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分谷的詩詞(800首)

    401 《劉阮洞》 宋·吳師正

    天臺春暖蘭若馨,海榴噴血黃鳥鳴。
    風晴雨霽洞天曉,畫屏有路游人行。
    劉郎阮郎剡溪客,結們窮幽絕人跡。
    洞口遙聞漱玉聲,時有飄英點溪碧。

    402 《贈陳隨隱》 宋·吳石翁

    大隱君家小隱君,得名太早忌人聞。
    秋窗吟共緱山月,曉榻眠分華岳云。
    驚欲引雛先出谷,馬才生驥便離群。
    新詩卻要多拈出,突過郎罷張我軍。

    403 《殿廷初考壙同舍約共賦詩》 宋·五邁

    紹丑夏五初,皇帝下明詔。
    大廷許群英,虛心問道要。
    初考凡六員,同時赴宣召。
    宮講絮齋子,典刑真克肖。

    404 《詩贈晚學李君》 宋·邢仙老

    世事功名不足論,好乘年少入真門。
    渾如一夢莊仙蝶,況是千年柱史文。
    須向黃庭分內外,不交周易秘乾坤。
    他年陵谷還遷變,家住蓬瀛我尚存。

    405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406 《作風伯新廟》 宋·楊四太尉

    周官大宗伯,槱燎祀風師。
    祀典既已載,有廟非淫祠。
    吾鄉風伯廟,不知始何時。
    廟當浮玉嶼,鄉人同祭之。

    407 《毛希元隱居廬山臥龍瀑》 宋·葉述

    毛子罵吳曦,蜀山渺孤憤。
    五老急扣聘,延留如大賓。
    龍分自眠地,惠帳饒珠蠙。
    巖花開恨晚,谷鳥鳴先春。

    408 《孫氏池亭》 宋·俞瑊

    壁介山水間,幽棲愧尸祿。
    眠食行坐處,山光水聲足。
    嗟我心未厭,出郊搜勝躅。
    嘗聞隱者居,未為人所目。

    409 《登烏龍山詩閣》 宋·張伯玉

    桐川本無塵,況此幽閣逈。
    萬木含秋聲,一軒與天凈。
    前峰翠分滴,后谷語相應。
    檻下江云歸,檐前古雪凝。

    410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411 《喜雨詩》 宋·張昭遠

    幽谷從來分外清,那堪雨過月華新。
    行將高謝浮名事,卜筑巖旁效子真。

    412 《搖搖花行》 宋·章采

    搖搖花,長安城南道。
    小草欣欣造物勻,三月來來野田好。
    女郎厭踏王孫園,出郊更覺春嫣然。
    五家蹙成錦繡谷,雙鬟妙舞玳瑁筵。

    413 《絜矩書院示學子》 宋·章粲

    四時配四德,元亨利與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暢茂,是為德之亨。
    金利秋向實,水貞冬日成。

    414 《題山宮法安院》 宋·章得象

    路入青青數里松,上方樓閣一重重。
    千尋練掛雙流瀑,六曲屏開四面峰。
    幽鷺獨翹藏翠竹,啼猿相對答疏鐘。
    留連不忍催歸騎,回首斜陽煙霧濃。

    415 《即事》 宋·趙若槸

    云散春山出,人閑白晝長。
    禽聲答空谷,樹影畫斜陽。
    種果期秋實,澆花趁晚涼。
    行藏天已定,隨分且徜徉。

    416 《卻敵凱歌》 宋·趙萬年

    吁嗟黠虜何猖狂,引弓百萬侵吾疆。
    首屠棗陽搗神馬,窺伺長江欲葦航。
    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厲源漳。
    馬沈人溺相枕藉,霜刃逼脅狼驅羊。

    417 《擬古二首》 宋·趙友直

    堂堂谷中室,草木恒相鄰。
    頃緣出游衍,室內虛無人。
    犬羊窺我間,蹄蹟分擾馴。
    穢我衣裳區,安所置其身。
    翹然起遐思,結屋依湖濱。
    手執羲皇卷,門栽五柳春。
    春風一披拂,意恐緇泥塵。

    418 《觀孔義甫與謝致仕詩有感》 宋·鄭俠

    人生足清閑,天下第一福。
    惜哉聲與利,舉世方逐逐。
    君子耀軒裳。
    小人腴口腹。

    419 《麻姑山》 宋·朱京

    仙都朝百靈,奇絕眾峰冠。
    朝隨五馬游,萬里卷云幔。
    春陽散地脈,指顧群陰泮。
    刻玉露巉巖,嚴嚴色足憚。

    420 《滿江紅 次白君舉州卒所寄韻·君舉三十年前》 未知·曹伯啟

    比以簿書倥傯,不酬答,聞改除天臺,恐因得簪盍於惠泉之側,用以敘壯歲分攜,凝望眼、略無虛日。
    嗟我輩、江南江北,為誰形役。
    自愧散材非管鮑,遙憐老友真元白。
    況文章之外有良能,安民策。

    * 關于分谷的詩詞 描寫分谷的詩詞 帶有分谷的詩詞 包含分谷的古詩詞(8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