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分襟的詩詞(482首)

    261 《沁園春(壽同年陳探花)》 宋·姚勉

    憶昔東坡,秀奪眉山,生丙子年。
    蓋內離子坎,四方中氣,宜當此歲,間出英賢。
    河岳重靈,星辰再孕,來自赤城中洞天。
    新秋霽,萃一襟爽氣,風露澄鮮。

    262 《沁園春(壽王高安,七月二十八日)》 宋·姚勉

    超逸天才,文如三松,詩如盧溪。
    自白蓮賦就,已高聲價,梅花句出,遠見襟期。
    玉塵精神,瑤林風韻,雪里神仙小氅衣。
    緱山夕,已再經旬浹,戲鶴重歸。

    263 《滿江紅·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後山妾薄命之意》 宋·文天祥

    燕子樓中,又捱過、幾番秋色。
    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鸞仙闕。
    肌玉暗消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
    最無端、蕉影上窗紗,青燈歇。

    婉約愛國

    264 《摸魚兒(壽賈師憲)》 宋·趙從橐

    指庭前、翠云金雨。
    霏霏香滿仙宇。
    一清透徹渾無底,秋水也無流處。
    君試數。

    懷念寫景寫山

    265 《摸魚兒》 宋·韋居安

    繞苕城、水平坡渺,雙明遙睇無際。
    就中惟有魚灣好,占得西關佳致。
    楊柳外、羨泛宅浮家,當日元真子。
    溪山信美。

    266 《滿路花·冬》 宋·張淑芳

    羅襟濕未干,又是凄涼雪。
    欲睡難成寐、音書絕。
    窗前竹葉,凜凜狂風折。
    寒衣弱不勝,有甚遙腸,望到春來時節。

    冬天女子孤獨思念

    267 《今別離》 清·黃遵憲

    別腸轉如輪,一刻既萬周。
    眼見雙輪馳,益增中心憂。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車舟。
    車舟載離別,行止猶自由。

    別離

    268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269 《寒食》 宋·張镃

    地僻人稀到,檐虛燕未過。
    清愁詩酒少,寒食雨風多。
    名字因農具,襟懷屬釣蓑。
    莫驚時節換,安分看如何。

    寒食節

    270 《閑情賦》 魏晉·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
    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
    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
    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寫人美人

    271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272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73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74 《送李大都護》 唐·常建

    單與雖不戰,都護事邊深。
    君執幕中秘,能為高士心。
    海頭近初月,磧里多愁陰。
    西望郭猶子,將分淚滿襟。

    275 《水調歌頭 中秋》 宋·米芾

    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
    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
    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中秋節

    276 《廬山歌》 明·解縉

    昔年拄玉杖,去看廬山峰。
    遠山如游龍,半入青天中。
    四顧無人獨青秀,五老與我同舂容。
    手弄石上琴,目送天邊鴻。

    277 《姑蘇雜詠 太湖》 明·高啟

    長溪如白虹,分走荊霅派。
    具區納群流,襟帶三郡界。
    太虛混鴻蒙,元氣流沆瀣。
    初疑溟渤寬,稍覺云夢隘。

    278 《青玉案·紅莎綠蒻春風餅》 元·黨懷英

    紅莎綠蒻春風餅,趁梅驛,來云嶺,紫桂巖空瓊竇冷。
    佳人卻恨,等閑分破,

    279 《青玉案·紅紗綠春風餅》 元·黨懷英

    紅紗綠春風餅。
    趁梅驛、來云嶺。
    紫桂巖空瓊竇冷。
    佳人卻恨,等閑分破,縹緲雙鸞影。
    一甌月露心魂醒。
    更送清歌助清興。
    痛飲休辭今夕永。
    與君洗盡,滿襟煩暑,別作高寒境。

    280 《挽理上人》 明·林鴻

    只履歸何處,懷師淚滿襟。
    浮云生滅性,明月去來心。
    閱世真如夢,安禪不廢吟。
    留衣分法侶,寫偈別朋簪。

    * 關于分襟的詩詞 描寫分襟的詩詞 帶有分襟的詩詞 包含分襟的古詩詞(4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