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分裾的詩詞(152首)

    61 《閑情賦》 魏晉·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
    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
    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
    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寫人美人

    62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63 《送劉幾道》 宋·翁卷

    束發同執經,交分人莫如。
    我愚百無成,蹭蹬空林居。
    君文最奇崛,二十魁薦書。
    青衫何太晚,警捕殊區區。

    64 《廬山歌》 明·解縉

    昔年拄玉杖,去看廬山峰。
    遠山如游龍,半入青天中。
    四顧無人獨青秀,五老與我同舂容。
    手弄石上琴,目送天邊鴻。

    65 《秦淮斗草篇》 明·吳兆

    樂游苑內花初開,結綺樓前春早來。
    春色染山還染水,春光銜柳又銜梅。
    此時芳草萋萋長,秦淮女兒多閑想。
    閑想玉閨間,羅衣正試單。

    66 《監造御茶有所爭執》 宋·徐璣

    森森壑源山,注注壑源溪。
    修修桐樹林,下蔭茶樹低。
    桐風日夜吟,桐雨灑霏霏。
    千業高一青,一業千萬枝。

    67 《次史德載韻示諸孫》 宋·牟巘

    我家無絳帳,貧賤人所棄。
    忽聞唔咿聲,老懷倍歡喜。
    比鄰亦驚怪,捩眼不敢睨。
    先生史魚直,自謂骨不媚。

    68 《祈雨愛蔣常請求詩》 宋·張埴

    武夷老子黃弊衣,不能一煦誅虹霓。
    在家顛倒來說奇,出門有請持此歸。
    龍川川上搖短藜,攔街拍手而笑之。
    六月掃空炎歊飛,厚地裂透毛可吹。

    69 《游黃山留題》 唐·王揆

    地靈山秀景清虛,健羨游人興有余。
    黃葉盡時分疊嶂,白云深處見精廬。
    去同靈運低前屐,同與浮丘攬右裾。
    自嘆塵勞羈鞅甚,林泉高趣苦相疏。

    70 《水龍吟.廬山霧》 現代·葉圣陶

    廬山霧景難描,影機畫筆都無濟。
    晴巒疊翠,倏縈一縷,縞裾輕曳,頓失前峰,旋迷旁壑,混茫而已。
    又批封卻障,忽開半面,分明見、青螺髻。
    樓外叢杉挺峙,似迷藏、與人游戲。

    71 《洋州》 宋·蔡交

    武定新雄閫,豐寧舊奧墟。
    地兼秦蜀美,川會漢洋紆。
    翠壘環封嶺,清流躍野渠。
    安知下斜谷,別得上華胥。

    72 《古詩四首奉寄陳宗之兼簡敖臞翁》 宋·陳鑒之

    雌雄烏一色,烈焰玉石分。
    子桑十日雨,英概君摩云。
    塵尾失羈思,襟裾蘭茝芬。
    是豈如蟨驉,書圃同鋤蕓。

    73 《送林以乘赴任江西僉憲》 明·蔣山卿

    先帝昔巡幸,小臣同上書。
    事危攀折檻,情切止乘輿。
    未得陳丹悃,空令伏玉除。
    天心那可問,皇怒竟何如。

    74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宋·呂文仲

    簪裾幾世住南昌,講學旌閭曄日光。
    舊里葛山同井邑,遠方廬阜出門墻。
    康成業自詩書顯,卜世家由孝弟彰。
    二隱昔慚聯懿分,同將姓字列東堂。

    75 《贈尼還俗》 宋·史君實

    脫卻霞裾著繡裾,仙凡從此路岐分。
    蛾眉再盡再當時月,蟬鬢重梳舊日云。
    玉貌緩將鶯鏡照,錦衣兼把麝香薰。
    屏直乍得蕭郎愛,更沒心情憶我君。

    76 《和孔司封題蓬萊閣》 宋·吳可幾

    皇唐舊相元才子,曾作蕃宣式燕遨。
    郛郭上當星紀分,軒甍全壓聞風高。
    賓僚會集簪裾盛,衙隊周環鼓吹豪。
    不出公庭得仙館,豈同徐福絕云濤。

    77 《跋林學士宋聊帖》 宋·五邁

    朝為一旅人,暮推拾九官。
    趾高氣且浮,反面視孤寒。
    昔聞韓魏公,義風塞人寰。
    赤舄坐書錦,有客排其關。

    78 《防風廟》 宋·章杰

    弭楫山水縣,驅馬東南隅。
    侯當溽暑至,乘涼出郊墟。
    曉月醒魂夢,輕颸動襟裾。
    氣爽體自輕,縱意馳坦途。

    79 《題閻立本十八學士圖》 宋·鄭昺

    閻公十八學士圖,當時妙筆分錙銖。
    惜哉名姓不題別,但可以意推形模。
    十二匹馬一匹驢,五士無馬應直廬。
    五鞍施狨乃禁從,長孫房杜王魏徒。

    80 《賦得東美人臨潭水二十韻》 明·等慈潤公

    窈窕東鄰媛,明靨綠水洲。
    有懷殊繾綣,無夢獨夷猶。
    泛瑟來湘浦,為云下楚丘。
    洛妃嬌自倚,漢女愧同游。

    * 關于分裾的詩詞 描寫分裾的詩詞 帶有分裾的詩詞 包含分裾的古詩詞(1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