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分立的詩詞(1075首)

    621 《東山顧命歌》 明·香嚴和尚

    金陵有個奇男子,白手成家立綱紀。
    不逢良女喚回頭,幾乎埋沒紅塵里。
    嘆浮生,只如此,參訪明師求直指。
    見說傳燈錄上人,志氣沖天奮然起。

    622 《南旺挑河行》 明·謝肇淛

    堤遙遙,河彌彌,分水祠前卒如蟻。
    鶉衣短發行且僵,盡是六郡良家子。
    淺水沒足泥沒骭,五更疾作至夜半。
    夜半西風天雨霜,十人八九趾欲斷。

    623 《贈竹深堂鶴(為牧翁作)》 明·徐于

    野鶴婆娑舞竹深,疏簾隱幾對蕭森。
    長鳴自吸三危露,獨立孤含萬里心。
    未許軒墀分氣色,漫隨魚鳥看升沉。
    可因彈射年來甚,只是幽棲合在林。

    624 《二月七日省牲諸陵沿道雜賦(四首)》 明·殷奎

    碧碗分來杏酪香,風前澆我渴詩腸。
    野人今度相辭汝,立馬題詩又夕陽。

    625 《再過劉會卿喪所卜胡姬為尸仍設雙俑為侍命伶》 明·張獻翼

    昨日經過舊堂宿,今日經過舊堂哭。
    交情今日盡凋殘,草堂自此成幽獨。
    追憶平生顏,宛然在心目。
    炙雞絮酒去復來,素車白馬情未足。

    626 《己酉赴試白下病歸得雜詠五首》 明·鄭胤驥

    病起猶未王,言歸聿何速。
    所嘆雞肋微,猶成道旁筑。
    得失一以分,寧免相刺促。
    快哉良友言,自計亦已熟。

    627 《祖德詩九章》 明·朱瞻基

    上天信崇高,臨下明以赫。
    元季政昏亂,帝用厭夷狄。
    眷求令德宗,視乃善慶積。
    沛然啟其祥,疆宇俾開辟。

    628 《瀟湘八景畫·煙寺晚鐘》 明·朱瞻基

    煙光漠漠春山紫,古寺深藏萬松里。
    夕陽西墜群壑陰,隔林藹藹疏鐘起。
    瀟湘無風波浪停,恍如水底鳴長鯨。
    山僧策杖歸來晚,遙聽穿云百八聲。

    629 《古風其三十六》 唐·李白

    抱玉入楚國。
    見疑古所聞。
    良寶終見棄。
    徒勞三獻君。

    630 《戲子由》 宋·蘇軾

    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
    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打頭。
    斜風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従飽死笑方朔,肯為雨立求秦優。

    631 《古纏頭曲》 宋·蘇軾

    鹍弦鐵撥世無有,樂府舊工惟尚叟。
    一生喙硬眼無人,坐此困窮今白首。
    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韓婦。
    輕帆渡海風掣回,滿面塵沙和淚垢。

    632 《送李公恕赴闕》 宋·蘇軾

    君才有如切玉刀,見之凜凜寒生毛。
    愿隨壯士斬蛟蜃,不愿腰間纏錦絳。
    用違其才志不展,坐與胥吏同疲勞。
    忽然眉上有黃氣,吾君漸欲收英髦。

    633 《劉壯輿長官是是堂》 宋·蘇軾

    閑燕言仁義,是非安可無。
    非非義之屬,是是仁之徒。
    非非近乎訕,是是近乎諛。
    當為感麟翁,善惡分錙銖。

    634 《和王鞏六首并次韻》 宋·蘇軾

    君談陽朔山,不作一錢直。
    巖藏兩頭虺,瘴落千仞翼。
    雅宜驩兜放,頗訝虞舜陟。
    暫來已可畏,覽鏡憂面黑。

    635 《濠州七絕 四望亭》 宋·蘇軾

    (太和中刺史劉嗣之立,李紳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過濠,為作記。
    記今存而亭廢者數年矣。
    )頹垣破礎沒柴荊,故老猶言短李亭。
    敢請使君重起廢,落霞孤鶩換新銘。

    636 《同正輔表兄游白水山》 宋·蘇軾

    偉哉造物真豪縱,攫土摶沙為此弄。
    劈開翠峽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
    因隨化人履巨跡,得與仙兄躡飛鞚。
    曳杖不知巖谷深,穿云但覺衣裘重。

    637 《鹽官絕句四首》 宋·蘇軾

    南寺千佛閣古邑居民半海濤,師來構筑便能高。
    千金用盡身無事,坐看香煙繞白毫。
    北寺悟空禪師塔(名齊安,宣宗微時,師知其非凡人。
    )已將世界等微塵,空里浮花夢里身。

    638 《其二贈寫御容妙善師》 宋·蘇軾

    茫茫清泗遶孤岑,歸路相將得暫臨。
    試著芒鞋穿犖確,更然松炬照幽深。
    縱令司馬能鑱石,奈有中郎解摸金。
    強寫蒼崖留歲月,他年誰識此時心。

    639 《重送王十》 唐·杜牧

    分袂還應立馬看,向來離思始知難。
    雁飛不見行塵滅,景下山遙極目寒。

    640 《杭州修廣師法喜堂》 宋·王安石

    浮屠之法與世殊,洗滌萬事求空虛。
    師心以此不掛物,一堂收身自有余。
    堂陰置石雙嵽嵲,石腳立竹青扶疏。
    一來已覺肝膽豁,況乃宴坐窮朝晡。

    * 關于分立的詩詞 描寫分立的詩詞 帶有分立的詩詞 包含分立的古詩詞(10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