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分昔的詩詞(1061首)

    941 《夷門歌送德修還闕》 宋·陳傅良

    萬古江入海,吳蜀有不通。
    不通誰使然,人自為異同。
    昔在李孟錢,士各懷土封。
    靜言彼何尤,亦各徇所忠。

    942 《還徐叔子犀帶》 宋·陳傅良

    徐子贈我舊寶犀,宣和國工所事治。
    玄玉十截黃四垂,厚且半寸徑尺圍。
    方廉整不刻毫厘,金飾諸末柔丹韋。
    寘之止齋光陸離,天吳海若不敢窺。

    943 《再用前韻》 宋·章甫

    公合麒麟畫,吾今麋鹿群。
    別離頻換歲,夢寐昔論文。
    寒盡春生后,涇清渭濁分。
    喜還親幾席,語妙得時聞。

    944 《贈葉伯永》 宋·章甫

    憶昨辛巳秋,張帆過儀真。
    別君適荊楚,寤寐懷故人。
    狂寇初敗盟,道路多紛紜。
    思君不可見,疑君墮邊塵。

    945 《代呼延信夫以筍乞貓於韓子云》 宋·章甫

    官居城一隅,屋漏如野處。
    辛勤補綠蘿,僅可待風雨。
    移家幸亡恙,所苦多碩鼠。
    齧衣費紉縫,盜肉恣含咀。

    946 《送陳彌高》 宋·章甫

    憶昨歲云徂,艤舟岳陽樓。
    獲見故人面,使我明雙眸。
    今年風露涼,君亦來荊州。
    笑語倍疇昔,舉杯相勸酬。

    947 《雜興》 宋·張镃

    唐家盛詞華,培本自武德。
    投戈辟文館,英士來翼翼。
    訪政討典墳,分夜亡倦極。
    當時瀛洲目,意氣寧偪仄。

    948 《韓子師尚書致仕》 宋·張镃

    丈夫出處無兩岐,強自分別兒童癡。
    鹿門龐老不愿仕,名與諸葛爭驅馳。
    天子從臣豈易得,履聲已至黃金墀。
    堂堂文譽動宸極,奕世長策歸論思。

    949 《再游》 宋·張镃

    曉日晴崗路未分,昔年鐘磬隔林聞。
    龍歸古洞千巖雨,人臥空山半榻云。
    異草靈苗交晚翠,野蘭芳芷雜秋芬。
    何時得似山中鶴,脫卻雞群友鹿群。

    950 《舊藏文與可墨竹未有對者叔祖閣學以一枝為惠》 宋·張镃

    崔黃拂素桃李開,春閨融艷蜂蝶猜。
    范郭揮毫水石具,古愁宛奧關山回。
    近代名家工寫物,妍媚嶙峋空杰出。
    此君孤稟歲寒姿,不入尋常凡粉律。

    951 《雅去鵲來篇》 宋·劉宰

    昨日雅鳴繞庭樹,道上行人色驚懼。
    試呼行者問如何,身為戶長催殘稅。
    稅殘自昔稱難理,三年尤非四年比。
    加之逐保有逃戶,每一申明官長怒。

    952 《送張晉望倅湖州》 宋·劉宰

    風月平分古治中,掛帆直指水晶宮。
    祗今第宅多親貴,自昔閭閻有阨窮。
    勿用彌縫乖直道,毋煩歌舞競新功。
    舉頭見日長安近,詔入元非藉子公。

    953 《送絜齋倉使袁都官歸班》 宋·趙汝鐩

    六轡按部朝出關,郵鈴插羽夜趣還。
    詔子天飛紫泥濕,一點郎星歸拱北。
    鄉來翻動大壑魚,致君堯舜真須臾。
    金甌未啟請麾去,旋頒漢節登范車。

    954 《仙湖歌》 宋·趙汝鐩

    湖之綠兮如藍,湖之明兮如鏡。
    藍染晴空晚色鮮,鏡照天宇秋毫凈。
    乾坤兩間共開避,魚鳥四時自飛泳。
    炎州著腳苦蒸郁,對此恍入清涼境。

    955 《瀛洲行》 宋·趙汝鐩

    神山鼎峙滄海東,瑤池翠水環銀宮。
    朝霞夕霏自今古,飚車羽輪何憧憧。
    文館岧峣霄漢立,群賢飛佩翔鵷鴻。
    人間風日總不到,逍遙宛在神山中。

    956 《贈閭丘廣文》 宋·趙汝鐩

    奔走異軌轍,聚散水上萍。
    誰知風月夕,同登藕花亭。
    駒隙晝夜駃,塵埃鬢俱星。
    朋舊半埋玉,念此慨頹齡。

    957 《贈王竹窗》 宋·許月卿

    若欲相尋向竹邊,開窗著屐更誰先。
    定有一輪穿密密,可無數點洗涓涓。
    茂林從昔於儂好,太極遙憐似我圓。
    釣竿莫惜分新綠,更割半窗瀟灑天。

    958 《知宗柑詩用韻頗險予既知之復取所未用之韻續》 宋·林景熙

    書閱揚州貢,功觀禹化覃。
    香包分橘柚,秋色動江潭。
    破暑花凝雪,凌寒葉染藍。
    金衣愛日照。

    959 《雜言(十一首)》 明·張羽

    昔予居南山,樂有同心人。
    形跡不暫乖,棟宇復為鄰。
    有酒更相呼,得粟還我分。
    時時榛曲中,相攜采荊薪。

    960 《石鼓歌》 明·李東陽

    昔聞石鼓在太學,鼓形穹窿石犖嶨。
    髫年釋褐隨班行,未識研覃與揚搉。
    始官翰林歲分獻,晚以代祀觀尤數。
    我思古人不可見,健筆雄詞兩超卓。

    * 關于分昔的詩詞 描寫分昔的詩詞 帶有分昔的詩詞 包含分昔的古詩詞(1061首)
    chengrenyouxi